趙園,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艱難的選擇》《論小說十傢》《北京:城與人》《地之子》《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製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等學術著作,以及散文、隨筆集《獨語》《窗下》《紅之語》等。
由中國現當代文學到明清之際的思想文化,作者一以貫之的是對“人”的興趣,對士大夫——知識者的興趣,對心態、精神現象的興趣。明清之際人物的生動性,和由他們共同構成的“曆史生活圖景”的繁富色彩。那些貼近士大夫的人生境遇的思想,更直接地反映著他們在這一曆史瞬間的感受與命運,他們以之迴應衝擊、震撼的思想。無論明清之際士人的經世、任事,還是立身處世的嚴正,都體現瞭“晚明”、“明清之際”的感受的個人性。本書由生活場景展開,娓娓道來,為我們揭示瞭明清之際豐富多變的曆史世界。
遗民有一种自觉的忠实,保持对胜利者的警惕,存留他们担心被湮没的历史真相。胜利者的书写,成为一种仪式,摆在祭台上的是胜国的史书。兴朝修前朝历史,古来皆然,是一种文化的义务,是一种敬重的惜别。历史不是演义,更不是描述或叙事,而是一种有待组织和阐释的素材。在组织...
評分遗民有一种自觉的忠实,保持对胜利者的警惕,存留他们担心被湮没的历史真相。胜利者的书写,成为一种仪式,摆在祭台上的是胜国的史书。兴朝修前朝历史,古来皆然,是一种文化的义务,是一种敬重的惜别。历史不是演义,更不是描述或叙事,而是一种有待组织和阐释的素材。在组织...
評分遗民有一种自觉的忠实,保持对胜利者的警惕,存留他们担心被湮没的历史真相。胜利者的书写,成为一种仪式,摆在祭台上的是胜国的史书。兴朝修前朝历史,古来皆然,是一种文化的义务,是一种敬重的惜别。历史不是演义,更不是描述或叙事,而是一种有待组织和阐释的素材。在组织...
評分 評分那一時代有識者的精英意識,充分顯示瞭“怪”的特質。他們的言說隨時為順暢的閱讀設置障礙,也引起驚喜(經由大量的比較纔能獲得)。思想被觸發,卻是珍貴的經驗,在經驗得以整理的過程中被深化,感覺世界也隨之擴張。這種擴張很可能不利於“善待自己”,更可能是,“練敏瞭感覺去感受痛苦”(宿命)。——摘錄的。
评分暑假的第一本書(希望不是最後一本),就這麼讀完啦,這可真是一本注釋很長的書。 對前三章印象比較深刻,後麵的方法似乎並不大觸動我。第一章為我提供瞭解明清之際情況的小說、文集名稱,後兩章算是解瞭我一直以來的疑惑。人在選擇死亡時,尤其是知識分子,以他們的閱曆,難道就不會心存猶疑?讀過那麼多慨然赴死,在祁彪佳這裏終於感覺到瞭點人味兒。作者在日記中,打破瞭臉譜化,實現瞭“去熟悉化”。
评分探討明清之際的士風與變革,也有對於曆史的論述,整本書中有真情。另 最喜歡“廢園與蕪城”。
评分作傢學者。如沐春風。很喜歡這種寫作方式,有評論說拉拉雜雜,我卻覺得很齊美爾(現學現用……)趙老師喜歡在論文中插幾句“你……”這種寫法,本以為會有說教感,但上過她的課之後覺得這真的是諄諄教誨,和藹可愛x
评分作傢學者。如沐春風。很喜歡這種寫作方式,有評論說拉拉雜雜,我卻覺得很齊美爾(現學現用……)趙老師喜歡在論文中插幾句“你……”這種寫法,本以為會有說教感,但上過她的課之後覺得這真的是諄諄教誨,和藹可愛x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