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衡的第一部詩集,收錄2006到2012七年的七十首詩。是為個人精神編年史。
黎衡的“某地” 唐不遇 2007年,年仅21岁的武汉青年诗人黎衡写了一首颇耐人寻味的短诗,题为《某地》:某地你曾经去过,后来把它剪成/一部老电影/某地你总是说起它、计划它/你约好的人过早死去/那个地方成了一具/透亮的骨灰盒/某地是你的安身之处,每天读它/读一封错字连篇的...
評分存在是我们的工作 ——黎衡.辩护 读诗读的是我们自己,因为对存在与日俱增的困惑,我看到了黎衡给出的一种解答。坦白讲这是第一次写书评,只是一种个人经验,虽然经验的获得从来隐秘。 我还需要说什...
評分黎衡的“某地” 唐不遇 2007年,年仅21岁的武汉青年诗人黎衡写了一首颇耐人寻味的短诗,题为《某地》:某地你曾经去过,后来把它剪成/一部老电影/某地你总是说起它、计划它/你约好的人过早死去/那个地方成了一具/透亮的骨灰盒/某地是你的安身之处,每天读它/读一封错字连篇的...
評分存在是我们的工作 ——黎衡.辩护 读诗读的是我们自己,因为对存在与日俱增的困惑,我看到了黎衡给出的一种解答。坦白讲这是第一次写书评,只是一种个人经验,虽然经验的获得从来隐秘。 我还需要说什...
評分黎衡的“某地” 唐不遇 2007年,年仅21岁的武汉青年诗人黎衡写了一首颇耐人寻味的短诗,题为《某地》:某地你曾经去过,后来把它剪成/一部老电影/某地你总是说起它、计划它/你约好的人过早死去/那个地方成了一具/透亮的骨灰盒/某地是你的安身之处,每天读它/读一封错字连篇的...
很偶然地聽說瞭作者,因為作者曾在嶺南寫作而想讀,不過詩題/詩句中直接標示寫在嶺南的似乎不算太多(我還沒有進化到通過“神韻”來判斷,《給D》不知是否和香港有關),倒是寫武漢、西藏的讓人印象更深。《烏魯木齊時間》《某地》等頗有地理迷的感覺瞭,喜歡“這就是遠方嗎?不像風景/倒像亙古的告彆”“群山揚起黑夜的鞭子”和《圓環清晨》的很多句——我覺得自己好像庸俗地更喜歡“實”(寫實?實詞多?)一點的詩。#我不懂詩不敢多說
评分期待下一本《南國指南》。
评分評論先欠著
评分很偶然地聽說瞭作者,因為作者曾在嶺南寫作而想讀,不過詩題/詩句中直接標示寫在嶺南的似乎不算太多(我還沒有進化到通過“神韻”來判斷,《給D》不知是否和香港有關),倒是寫武漢、西藏的讓人印象更深。《烏魯木齊時間》《某地》等頗有地理迷的感覺瞭,喜歡“這就是遠方嗎?不像風景/倒像亙古的告彆”“群山揚起黑夜的鞭子”和《圓環清晨》的很多句——我覺得自己好像庸俗地更喜歡“實”(寫實?實詞多?)一點的詩。#我不懂詩不敢多說
评分補標,大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