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弗洛姆,世界闻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
本书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人是狼”“人是羊”两种观点的论据后,指出我们关于狼和羊的假定是站不住脚的,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发展。第二部分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游戏性暴力、反应性暴力、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原始的“喋血渴望”,不同的暴力形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的无意识动机因素的不同。第三部分“爱死与爱生”,指小人具有爱死和爱生的倾向,并分别阐述了爱死、爱生各自的含义。第四部分指出人具有自恋倾向,并分别就自恋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第五部分指出入具有乱伦固着的倾向,介绍了乱伦固着的含义及三个发展层次。弗洛姆认为,恋尸、自恋和对母亲的共生固着是恶的本质,它们构成了严重的精神病患的核心。第六部分,作者从分析人性观点入手,提出了关于人之自由的问题。
我们要如何来爱一个人呢? 安徒生给读者留下了《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一系列的美好童话,却一辈子茕茕孑立,把孤独留给了自己。他曾有过青梅竹马的初恋,那个漂亮的女孩叫作波儿,直到去世,70岁的安徒生依然保留着波儿写给她的信...
评分“人是羊”还是“人是狼”?人是善还是恶?作者将问题抛出,让读者深陷其中。作者自个又先后用充分的理由反驳了以上两个观点,进行以下论述“那么,我们在这里碰到这个令人迷惑的矛盾,是否还有其他更合适的解释呢?我们能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回答,那就是:许多羊是和一小部分狼...
评分(刊于《北京晨报》2015年6月7日A15版) 文/俞耕耘 人心是善是恶?这一问题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古老。很多思想家都只是在描述人心的特征,却鲜有回答人心的本质内涵。弗洛姆的晚期著作《人心:善恶天性》,或许给我们提供了探讨此问题的思维范式。作者仅以六章的篇幅...
评分已购。恋死(恋尸症)、恶性自恋、乱伦固着,三种倾向结合形成退化综合征,让人为了破坏而破坏,为了恨而恨。人的本性不是像善或恶那样的一种特殊实体,而是植根于人类生存状况中的一种矛盾,解决方式只有倒退或进步。恶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现象。它企图使人倒退到人类出现之前的状态中去,消灭为人所特有的理性、爱和自由。恶企图超越人的领域达到非人的领域,但它又带有深刻的人性,因为人不能变成动物,就像他不能变成“上帝”一样。恶,是人在悲剧性地试图逃避他的人性责任中自我的丧失。恶的潜在可能性是十分强大的。因为人具有一种想象力。正是这种想象力幻想着作恶的各种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各种欲望和行为,以满足自己罪恶的想象。最大的恶是最直接侵害生活的力量,是对死的爱恋,是试图返回母体,返回土地,返回无机界的乱伦共生的冲动。
评分弗洛姆。人生走到了对善恶迷惘的阶段
评分弗洛姆认为,善与恶并不是人固有的本性,而是人面对生存难题所做的或前进或倒退的选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善与恶:当我们选择前进的路,就是选择善;而如果选择后退的路,就是选择了恶。
评分自由并不是天生的,年龄越大,自由越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事,也许只是非现实的幻想。
评分首先,弗洛姆对性善论和性恶论这样单纯的二元论思维进行了驳斥,指出这些观点并不能帮助我们看清善恶的本质。 其次,他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并指出为了生存和捍卫生命而做出的暴力行为并不能称之为恶,而真正的恶是阻碍生存和发展的,其中最危险,最不道德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恋尸症、恶性自恋和乱伦固着。 最后,他从三种恶的倾向出发,对善与恶进行了界定。对生命有利的事物都可以称为善,而导致死亡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恶。善促进生命的发展,而恶则窒息、扼杀和毁灭生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与恶的潜在性,对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热爱生命,成为真正健全的人。这也就是选择向善的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