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1971年生,遼寜瀋陽人。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係,1996年獲得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碩士學位,1996年至2001年在北大社會學係任教5年,曾獲北大第六屆“十佳教師”稱號。2001年赴美深造,2008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Ph.D.學位。主要研究方嚮為政 治哲學與社會理論。2009年1月起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目前為北京大學哲學係副教授、倫理教研室副主任、哲學係主任助理。
《自然社會:自然法與現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研究的中心議題自然法問題。作者將之作為西方現代思想的原點,聚焦於現代自然法學派的第一代人物,以此來論述西方現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現代自然法學派,對於理解塑造現代世界的一係列基本政治學說和道德思想具有關鍵意義,這一點早已為學界所知。無論是政府必須基於社會成員的同意和授權的社會契約論思想,還是經濟生活中的財産與所有權的學說,大到國際法與國際社會的概念,小到自主的道德個體形象,以及個人的自然權利和自由平等的概念,所有這些現代人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領域中經常遭遇的觀念和製度,其根源都是現代自然法學派的著作。然而,對現代自然法學派的廣泛研究,卻很少深入觸及到這些常見理論背後隱含的現代政治道德思想對人性的真正理解。本書基於晚近國際學界對有關問題的最新文獻,通過係統考察現代自然法學派的第一代人物(格老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剋)的主要著作,深入分析現代自然法學派討論的基本主題,最終希望能夠展現現代自然法學派構建的現代人性論的核心主張。
作者含羞答答的贩卖私货。怀着一种巨大的不满和眼镜上方透出出眼白的斜视的眼光一步步梳理出西方现代社会道德的脉络。这种恶意可能是来自于本土意识的。我们并没有要逃跑去荒岛,我们是被人猛的拽去荒岛的。作为一个现代中国读者,似乎西方晚近的思想是理解起来更容易。但是有...
評分一、 问题意识 李猛的《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以下简称《自然社会》)一书,自2015年出版以来,在学术、思想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读书》、《社会》等刊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对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人们对作者的渊博学识和精细...
評分一、 问题意识 李猛的《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以下简称《自然社会》)一书,自2015年出版以来,在学术、思想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读书》、《社会》等刊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对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人们对作者的渊博学识和精细...
評分每一个孤独的人,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 ——亚里士多德 在笛福的《鲁滨逊历险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就是用理性的手段和力量来驯服自然的危险,逐渐减少自然的危险,将这个可怕的地方转变为自己可以舒适生活的地方。 但最让鲁宾逊恐惧的一次经历是,某日,荒岛的沙...
評分李猛老师名声在外,可惜别的作品我没有读过,仅就这本《自然社会》来说,多少有点失望。说几条我粗略的印象。 一、这本书没有前言、序论或者后记。通常来说,作者会在前言、序论章节当中简单提一下这本书讨论的话题,关心的问题,各章节的内容脉络等等。当然了,前言后记什么...
這本書讀瞭四年,對政治哲學的學習也算是過瞭第一輪。從自然狀態到自然法權到政治社會再到自然狀態的發展與輪迴不止是其中論述的那些哲人們的理智設計,還是李猛自身所抽齣的一條西方政治哲學脈絡,這條脈絡可以被稱之為“自然社會”,也許這並不是像施特勞斯所斷定的唯一的一條,但無疑是李猛將蘊含在細節中的魔鬼以一劍之力撥開雲霧的重點所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李猛講的不是施特勞斯主義,而是怎樣在不逃避施特勞斯視域的前提下超越施派及其對立麵,這正類似於吳飛、吳增定等人所走的那各自不同的道路。我們可以參考海德格爾在《尼采》中所說的話,尼采是倒金字塔形的柏拉圖主義。那麼李猛這條哲學道路呢,是長城形的、盧浮宮形的還是伽達默爾形的李猛主義呢?無論如何,我想說明的是,李猛這本書並不好讀,但卻比想象的還要深刻,旁徵博引不過紗帳
评分竊以為此書有些被北大學生吹捧過度。關於魯濱遜的第一章和革命演變的最後一節(超過瞭阿倫特)確實精彩,猛大學識毋庸置疑。但全書最大的軟肋是創新點在哪裏沒有交代清楚,核心問題或邏輯主綫不清,那些是霍布斯 格老秀斯 洛剋的,那些是作者自己的觀點沒分清楚,很多段落看上去像讀書筆記。
评分李猛這部以自然法與自然權利為中心的著作,其實處理的還是施特勞斯《自然權利與曆史》中第三部分要處理的問題,即古典自然觀念嚮現代自然權利轉化。本書以格勞修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剋為主要綫索,從古希臘亞裏士多德的《政治學》和《動物學》入手,分析城邦與自然的關係問題,延伸到霍布斯對於亞裏士多德的批判,引發齣格勞修斯、普芬多夫等人關於自然狀態的分析,最終通過對自然狀態的轉化,洛剋建構起以自然權利為基礎的現代政治關係。這個主題,與吳增定在《利維坦的道德睏境》所處理的問題有相近之處,不過李猛顯然更加深入地分析瞭自然狀態的思想史背景。不過,與吳飛的《心靈秩序與世界曆史》的行文相比,行文略顯雜糅,結構多有偏重,不如吳飛的行文流暢。從內容上沒的說,扣分主要在於行文和結構上。
评分書本身其實隻能說是4.5,隻不過考慮到在中國學界對這一問題的探究上的貢獻,我覺得可以給5星。內容上其實基本無可挑剔,雖然看評論說有的地方是晦澀難懂,但是我想在用中文錶述這種現代自然法學派的觀念麵前,語言自然很難說清楚;從參考文獻和大量的注釋以及解釋中,也能夠感受到李猛老師學術基礎的深厚程度。以及我個人感受到的幾個問題:一個是結構不太清晰,全書似乎交織在主題式寫作和時間綫寫作,如果不自己再理一遍邏輯的確不太好懂;其次是有些問題或者說有些內容仍不夠完善(可能是我要求高,因為國內的確沒啥更好的瞭),或者其實說還能夠更透徹,可能需要作者更多去琢磨一下(比如蘇亞雷斯問題和格勞秀斯的某些東西)。讀這本書就像是一大堆Knowledge嚮你湧來,但是最關鍵是要去思考並且理解,任何他人的言語都無法代替自己。
评分最驚嘆的是第一節裏對《論動物運動》抄本的討論和中篇大量的法學討論,李老師學識實在淵博。魯濱遜的故事大概是李老師的最核心的關切吧,然而既讓人睏惑又讓人焦慮的是,作為較李老師年輕的“同時代人”,對“現代性”的批評已經很難成為吸引自己的側麵。僅僅二十年到底發生瞭什麼,讓我和身邊的朋友又關心起反抗權、公民參與、現代科學等等最“現代性”(而非對其反動)的議題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