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1971年生,辽宁沈阳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1996年至2001年在北大社会学系任教5年,曾获北大第六届“十佳教师”称号。2001年赴美深造,2008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Ph.D.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政 治哲学与社会理论。2009年1月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目前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伦理教研室副主任、哲学系主任助理。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研究的中心议题自然法问题。作者将之作为西方现代思想的原点,聚焦于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以此来论述西方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现代自然法学派,对于理解塑造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学说和道德思想具有关键意义,这一点早已为学界所知。无论是政府必须基于社会成员的同意和授权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还是经济生活中的财产与所有权的学说,大到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概念,小到自主的道德个体形象,以及个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平等的概念,所有这些现代人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领域中经常遭遇的观念和制度,其根源都是现代自然法学派的著作。然而,对现代自然法学派的广泛研究,却很少深入触及到这些常见理论背后隐含的现代政治道德思想对人性的真正理解。本书基于晚近国际学界对有关问题的最新文献,通过系统考察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格老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的主要著作,深入分析现代自然法学派讨论的基本主题,最终希望能够展现现代自然法学派构建的现代人性论的核心主张。
我是读李猛这本《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的时候,才知道江绪林的名字的。由于并非政治学或哲学科班出身,书读得很吃力。读完以后去豆瓣上找评论,发现唯一有参考价值的,就是江绪林的评论《在等待之中》。看完他的评论,顿觉对这本500页煌煌巨著的脉络和理解清...
评分 评分我是读李猛这本《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的时候,才知道江绪林的名字的。由于并非政治学或哲学科班出身,书读得很吃力。读完以后去豆瓣上找评论,发现唯一有参考价值的,就是江绪林的评论《在等待之中》。看完他的评论,顿觉对这本500页煌煌巨著的脉络和理解清...
评分李文倩 一、 问题意识 李猛的《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以下简称《自然社会》)一书,自2015年出版以来,在学术、思想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读书》、《社会》等刊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对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人们对作者的渊博...
评分李文倩 一、 问题意识 李猛的《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以下简称《自然社会》)一书,自2015年出版以来,在学术、思想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评论。《读书》、《社会》等刊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对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人们对作者的渊博...
不要被宏大的标题所骗,主线似乎是“霍布斯革命”和格普洛三人如何通过拟制自然状态到政治国家的过程,把中世纪之前的外在德性观转换为内在道德主体(及其组成的共同体),这段思想史的断裂。
评分比较认真地读完猛大这本书啦!正如一种似乎还比较普遍的观点所认为的,李猛的问题意识和写作脉络很难理清。所以读下来也基本上是被娓娓道来的论证带着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想史的总结和提炼中时而浮现出李猛自己的感慨,往往非常动人。霍布斯的确极为深刻,极具创造性。
评分此书以细密繁复的文本分析见长,作者的许多整体把握和锋锐洞察并未直接写入(比较末章与《革命政治》的原文即可看出)。要理解全书意图,似乎宜以《社会的构成:自然法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基础》一文为纲领。上、下篇中霍布斯章由之前发表的数篇论文连缀而成,读之偶尔稍有违和感;下篇洛克章由《革命政治》前半部分删减而成;中篇基本是新作,将《革命政治》原文的后半部分全面展开,疏通罗马法以降的主观权利传统及阿奎那、苏亚雷斯、格劳修斯、霍布斯、普芬多夫、洛克的自然法(特别是义务约束)思想,颇有“气象雄盖宇宙,章法细入毫芒”之感(前半句固然夸张了,不过确实视野开阔,后半句完全当得起)。惜乎未能有更多发挥,比照两个版本革命政治可以揣测,目前呈现的文章背后一定还大有值得深入挖掘的线索。
评分不得不说猛大的这本书的可读性有点差,但是文笔实在是太好以及有着惊人的知识量,正是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己对“自然权利”开始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自然社会”应该说还未终结,期待着猛大的后续之作。(不过这学期上他的笛卡尔哲学快虐死我了)
评分每一章节都熟悉又陌生,在这些逐渐远去的名词里,读到了自己的大半个少年时代 πω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