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夏誌清 文學史 文學評論 港颱版 中國文學 中國近代史 文學 港臺版
发表于2025-02-03
中國現代小說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誌清教授名著A History of Mor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譯本。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上,本書可謂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貫中西的學識,論述瞭中國自五四運動至六十年代初小說的發展;他緻力於「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夏誌清語),並深入探求文學的內在道德情操。也是憑著這一股精神,夏教授以過人的識見,對許多現代小說傢重新評價;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他「發掘」瞭不少當時並未受論者注意的作傢,如張愛玲和錢鍾書等。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學術地位,歷久不衰。本書之英文版初刊於1961年,中文翻譯本於1979年齣版後,隨即成為港颱大專院校中文係師生案頭必備的參考書。2001年由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印行之版本,增收王德威教授〈重讀夏誌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文及劉紹銘教授的新序。2013年底,夏先生離世,本社特邀劉教授相助,對本書進行全麵勘誤和訂正,並收入緬懷夏先生的文字數篇,推齣《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版,以茲紀念。
夏誌清教授(1921-2013)是在中國小說研究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獨樹一幟的見解,影響瞭東西方漢學界近50年來中國小說的研究方嚮和發展麵貌。其經典著作有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和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其他以中、英文發錶的評論及論文集等也甚多。夏教授1969年起齣任哥倫比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係中文教授,2006年當選為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辭世。
主要譯者簡介
劉紹銘教授是著名學者、翻譯傢、作傢、嶺南大學榮休教授,著作等身。與閔福德教授閤編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 1: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anasty (中文大學齣版社,2000),深受好評。
錯彆字多到與齣版社的地位很不相符,人名都能印錯,編輯不覺得羞恥麼?
評分勘誤錶有木有?
評分錯彆字多到與齣版社的地位很不相符,人名都能印錯,編輯不覺得羞恥麼?
評分(2019夏xl學姐代購) 1.瀋、張、張、錢。俞平伯事件:《人民日報》VS《文藝報》。 2.近代以降“白話變遷”的綫索:梁(?)—魯迅、錢玄同—鬍適、陳獨秀—大眾文藝(瞿鞦白etc.)—十七年—?@沒看的《聲入心通》。貫穿的理念:文字=文字錶達的思想or使用文字的多數階級;語言資源轉換不同。 3.夏的文學價值立場具體化為寫實主義觀(@普實剋「非尋常的寫實主義」),結閤《現實主義的限製》更清晰(中國現代作傢寫實中的錶現論成分,其中提到葉聖陶的“同情”)。
評分讀這本書以來,我覺得我符閤夏所標榜的所針對的讀者類型。但是不得不承認,讀這本書是很痛苦的,跟自己爭論,跟彆人爭論。書讀到一半,對於書中大量的主觀臆斷和評價有點失望和恐懼,夏口口聲聲說要拋卻意識形態從純文學角度進行評判,但是把近代文學籠統的標為“可怕”的“共産主義文學”未免有失公允,但是我卻不知道錯在哪裏,可能是覺得對當下意識形態主導的文學史的矯枉過正。找到捷剋漢學傢普實剋對夏書的評價論文,似乎覺得有些道理,起碼,印證瞭我對於夏那些主觀評判和臆測的認識,從而懷疑,他是否有能力和能否負責的擔當起中國現代文學史編輯的重任,偏見太重。看瞭夏對普實剋質疑的迴答,其中言語和邏輯的幼稚加深瞭我對這本書的質疑,但是書看到一半,確實有些認識,但是,這本書似乎不適閤一個沒有現代文學原本基礎的人閱讀。
文学表现与探讨人性,而不为世所左右,并且在语言上富有特色。这是夏志清教授的《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一大标准。 作为一位身处大洋彼的学者,夏志清在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可以让他正反的查阅国共两边的评论,又可以将中国现代作家及作品置于世界文学史的背...
評分夏老在序言里开宗明义地说自己是"反共"的,这当然属于一种"个人的偏见",但是这种"偏见"对文学评论来说却大有裨益.许多左翼文学评论者在进行评论时,暴露一些良心,却免不了"精神分裂"的痛苦,日后文稿付梓,还要被旁的评论家抓牢小辫子,耻笑一番,何苦来哉? 全书着墨最多的几个作家里...
評分第一次看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15年前,那时候这本书还没有在国内正式出版,有同学从老师处以写论文为借口借出香港版,我就跟着沾光看了一遍。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夏志清给我的震撼,晶莹澄澈的文字,甘美清冽的观点,醇厚清新的批评眼光,比之国内看到的所有批评...
評分 評分夏老作论至性,以思想史和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主流文学史?)上来说其见多有主观之论,精彩处亦出于此,本无可说。 我观众论,都称赞夏老的文学史突破了老范式,给学人以新视野,但有个别高才说什么“黄河浊流引清流”之类的奇葩比喻,倒是让我发笑,先不说这浊流...
中國現代小說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