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阿斯曼(Jan Assmann),国际知名埃及学专家,现为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兼任德国考古研究所、德国历史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员。从1970年代起组织有关记忆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开创“文化记忆”理论,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文化记忆》是扬•阿斯曼系统提出“文化记忆”理论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探讨了记忆(有关过去的知识)、身份认同(政治想象)、文化的连续性(传统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在古代埃及、以色列和希腊三种高级文化中,有关过去的集体图像如何构成,对民族身份的确定和强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化记忆又是如何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这一理论不仅为认识不同文明成长的内部机制和兴衰根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澄清有关记忆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模糊概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并定义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
在看到最后Jan批雅思贝尔斯的时候突然想到“时间开始了”这句话,便把它作为标题,不过应当给它打个问号,因为这正好呼应了哈布瓦赫的那句话“ 记忆既在时间之流中,又在时间之外 ”——它和时间可以是并行的。 和近年来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记忆革命与跨国记忆政治的Aleida不同...
评分 评分译本里的两个关键词汇:记忆、回忆。阿斯曼交替使用记忆和回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前者由外向内摄入,后者是向外的,会受事后经历或宣传媒介的影响,甚至走上怀旧的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记住的要比回忆的内容多得多,即只有一小部分记忆是经过了语言的处理,...
评分 评分译本里的两个关键词汇:记忆、回忆。阿斯曼交替使用记忆和回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些细微区别的。前者由外向内摄入,后者是向外的,会受事后经历或宣传媒介的影响,甚至走上怀旧的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记住的要比回忆的内容多得多,即只有一小部分记忆是经过了语言的处理,...
太强了
评分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的文化研究著作了,根本停不下来,而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研究了:“集体”或者“我们”的认同指的是一个形象:集体构建了一种自我形象,其成员与这个形象进行身份认同。集体的认同是参与到集体之中的个人来进行身份认同的问题,……(它)取决于特定的个体在何种程度上承认它。它的强大与否,取决于它在集体成员的意识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它如何促成集体成员的思考和行为。 问题是:社会的自我形象和社会会议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历史意识问题。集体的典型做法是,如民族学家吕迪格·肖特说所(所说)的那样,以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作为自己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的支撑点。社会需要“过去”,首先是因为社会要借此来进行自我定义。
评分在彼得·伯格与卢克曼的社会学理论、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赫尔德以来的民族主义论述基础上所做的综述性发挥,形式有意义的“传统”与神话的大宪章、口头与书面,因此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在讨论民俗文化。【P47,Partizipationsstruktur或译为“参与式结构”;译者对书中提到的其他学者并不熟悉,很多译名没有采用通译】
评分上架了。再抄一段://“过去”(Vergangenheit)是在我们对它进行指涉时才得以产生。……新的开始、复兴、复辟总是以对过去进行回溯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意欲如何开辟将来,就会如何制造、重构和发现过去。//
评分和《回忆空间》的作者阿莱达•阿斯曼是夫妻档吧?挺有意思的,男女作者的写作重心和叙述方式的差异。扬更加理性、学术,关注政治领域,解析文化记忆对权威的塑造;而阿莱达则探讨戏剧、艺术、大众文化领域里文化记忆的传承和消长。文笔也是后者感性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