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杨绛 柏拉图 苏格拉底 西方哲学 希腊 外国文学 古希腊
发表于2025-04-18
斐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对照多种版本和注释,并一句句死盯着英译本,而力求通达流畅。她认为:“苏格拉底和朋友们的谈论,该是随常的谈话而不是哲学论文或哲学座谈会上的讲稿,所以我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名作由名家翻译,所以,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后共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及随笔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逻辑推演的过程今天读来已不能让人信服,但依然感动的是苏格拉底从容赴死的态度,因为信念,所以无惧。翻译语言清丽,是杨绛的风格。
评分親切,生動,真摯。整部書講了一個問題:如何死。這也是西方哲學源流之一。莊子也講。大體而言之,儒家「未知生,焉知死」,道家用肯定生去否定死,佛家用否定生去否定死。在我看來,時至行耳。要學會真是不易。
评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提到苏格拉底,于是把《斐多》读了一遍。 死亡不过是件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平常事。生命这堂课,就是学习如何走向死亡。 面对死亡,眼泪是庸俗的,同情是庸俗的,悲伤也是庸俗的。妹妹,你的灵魂那么高贵,我会忍住自己的庸俗。
评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提到苏格拉底,于是把《斐多》读了一遍。 死亡不过是件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平常事。生命这堂课,就是学习如何走向死亡。 面对死亡,眼泪是庸俗的,同情是庸俗的,悲伤也是庸俗的。妹妹,你的灵魂那么高贵,我会忍住自己的庸俗。
评分死亡公开课的一元论教授列出五点质疑《斐多》,虽然并非百分百令人信服,但足以表明此篇逻辑存许多漏洞,自然也是如此,关于灵魂存在及其不朽的证明怎么可能完美。此易懂小册朴素而真诚地阐述与引发思考,又可以从其中一窥向死而生、不惧论证的态度,反而让人想起“爱智慧”的原意。
全书有一个地方不明白。 书中论证了如果一个具体事物从属于一个概念,必定与这个概念的反面概念不相容。如1是单数概念的具体表现物,则1与双数这个概念不相容。 柏拉图说 为什么一个数字是单数,可以回答因为它就是1。为什么热,因为它是火。1和火都是他们从属概念的具体表现...
评分1.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那么当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倒烦恼了,岂不可笑? 2.和肉体一起去寻找智慧,肉体是帮手还是阻碍?人的视觉、听觉真实可靠么? 3.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东西是不是...
评分看西方古代哲人的哲学著作,要比看中国的古代哲人写的东西要来的痛快得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主流哲学土家学说大篇幅的礼仪和伦理等条条框框严重损害了哲学的理性,而这本书中即使讨论生死的问题,也完全散发着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斐多这本书...
斐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