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话语政治

帝国的话语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禾,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以及密歇根大学比较文学和亚洲语言文化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97年获美国古根汉(Guggenheim)学术大奖。英文学术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年),Token of Exchange(主编,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年),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年),Wrirink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与Judith Zeitlin合编,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200 3年);中文专著有:《语际书写》(香港天地出版社,1997年;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持灯的使者》(主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跨语际实践》(Translingual Practice一书中译本,三联书店,2002年,2007年)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刘禾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杨立华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5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1417
丛书系列:刘禾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刘禾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政治学 
  • 中国近代史 
  • 思想史 
  • 符号学 
  • 近代中国思想与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聚焦于19世纪晚期大清朝与英国之间的“帝国碰撞”,对“帝国”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历史研究。作者以主权想象为中心,着重分析法律、外交、宗教、语言学及视觉文本中的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通过爬疏相关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作者处理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文本和历史事件,如国际法、符号学、帝国之间的礼物交换、传教士的翻译、语法书,甚至还有殖民摄影术,而这一切都由与欲望和主权想象有关的帝国的话语政治这条主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核心关怀是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帝国是如何被帝国的话语政治“塑造”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按:由于写作业的关系,把这本书重新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本不完整的书,书中零散着很多小处洞见,但谈不上大的架构,这和作者导言里表现的雄心壮志,相去甚远。如果有谁想否认这一点,我希望他可以尝试为本书第五章写一个概述,那么他就会发现,要总...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19世纪以来围绕主权想象的跨文化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与很多近代史研究的著作不同,它的关注点放在了语言等表意符号上的政治碰撞——“跨语际”的主权想象和冲突上面。 该书所着重分析的几个符号事件,如衍指符号“夷/i/barbarian”的创造、《新约全书...  

评分

评分

刘禾在她的上一本中文著作《跨语际实践》中批判了翻译行为所预设的等值性,把以往被人们当作中介的翻译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讨论。有书评反驳说中国的跨文化交流早就有了,刘禾虚张声势;与现代西方思想对汉语的影响相比,古代佛经对汉语的影响可能更大。 但是,这个批评恰恰...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觉得本书写得并没有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但是我觉得第二章非常有意思,关于barbarian这个词,如何在语际谬误之中完成了主权想象,他者的控制,这种无名的愤怒最终如何和战争呼应……

评分

自1832年的某一天开始,“夷”的翻译,Foreigner和barbarian的争论,预示着“朝贡体制”的崩塌和“条约体制”的来临。刘禾有着深厚的学养,她对中西材料的运用在中国近代史领域怕是无出其右了。

评分

从“夷”的翻译来看中西秩序冲突

评分

有点意思,给了我一点小思路

评分

这本由杨子等翻译的刘禾老师的书关注跨语际的话语活动,尤其是翻译被掩埋的不对等性。其中潜在的是主体的主权情结,这需要从整个殖民史的研究中窥探,尤其是法农和派格登的理论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意义的延异仍然来自德里达,因为在这空间中产生不对等。国际政治的符号学转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