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09年度十大图书”之一
过去百年间,国家与资本、政府与企业家阶层的关系研究,是一个很独特的命题。企业家阶层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十分微妙和暧昧。
我仿佛真的听到,有一群熟悉的陌生人正站在门外。他们已经被这个曾经无比热爱过的国家遗忘。此刻,他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响门环。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个人微信公众号为:吴晓波频道。
拖拖拉拉了许久,终于读完了上下两册的《跌荡一百年》。加之期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有些感想,也不知是读书或是别的产生了,总之一并写了似乎也可以的。 《一百年》说是一本经济学的书,它的副标题也是《中国企业1870~1977》,但是,书里面,我似乎觉得更多讲的反而是历史...
评分历史总是有血有肉的,看历史总给人一种血肉模糊的揪心。 1.当今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特别的焦虑,强烈的家国情结,对超速成长的渴求,隐藏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对官商文化的膜拜,对狼文化的痴迷,是一代人特有的心态,还是有深刻的原因? 2.中国的政治环境...
评分没有《激荡三十年》精彩。都是编年的企业史,但《激荡》是真正的商业史,讲得是现代企业、市场演变、生产管理、营销手段,而且正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娃哈哈、太阳神、健力宝、联想等等,有风云激荡的情怀。《跌荡一百年》更偏向历史,是在历史大背景下研究企业演变。 近现代...
评分不得不说吴晓波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作者,从《激荡四十年》再到《跌荡一百年》百余年的企业史被演绎的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但每个章节关键性的结论和反思更像是文献综述,采撷了众多研究的现有成果,在思考的连续性和深度上显露不。 作者对于历史里那些高光人物,经典场景的...
清末民初的那段企业发展史,读来虽有猎奇之感,却也令人触目惊心。民族企业的发展史,是一段带血的发展史。只诉说,不作评。
评分作者的个人感情带入略多
评分对于孔宋以及国民党政府,作者的讨打之声不绝于耳啊!有文化的流氓最可怕。 1991年1月,中国科学院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所谓与日月同辉,陈公得矣。 陈公的事迹值得歌颂,但是偌大的国度竟然无法孕育出几位类似于资助斯坦福大学的企业家,就需要反思和悲泣了。 上海企业家在“悲剧之月”的集体抉择再次证明,丧失商业力量的自主权,对政治权力的投靠是危险的,与权力结盟的结局将导向一条必然的被奴役之路。
评分阅读这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百年企业史,是五味杂陈的沉重,企业家从未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历史的浪潮中裹挟着沉浮,而这种影响仍将持续。
评分重新收的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