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乡是故乡

原来他乡是故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燕京大学创始人,国府迁台前最后一任美国驻华大使。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1962年9月19日逝于美国华盛顿。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司徒雷登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杜智颖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1348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司徒雷登 
  • 历史 
  • 传记 
  • 民国 
  • 中国 
  • 美国 
  • 纪实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博士写的一本在华回忆录。全书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雷登回忆了他的在华经历,后3章则是他的反思与总结。全书记述了作者对其个人事业的选择、传教士在中国的使命、燕京大学的创建历程、二战期间被日军软禁的经历以及二战后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所参与的对华事务等。作为一个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司徒雷登的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本身也是很好的史料,对于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的那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很多人如我一般吧,知晓司徒雷登大名都是由于那篇语文课本中的《别了,司徒雷登》,但是却也对本不熟悉的一个人充满了好奇,因为他代表了那段让人激动的历史的某个侧面,所以在假期中,终于还是找到了这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了下来。才发现之前对于他知之甚少。 毛主席的文章中...  

评分

历史真是个叵测的事物,没人知道哪些会被记录下来,哪些又被人为地冲刷掉。    作为曾在燕园度过六年最好时光的北京大学毕业生,作为司徒雷登唯一一本回忆录的中文译者,我仿佛肩负着某种不容推脱的责任。太多的内容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我不妨去碰触一下那个最浅白...  

评分

很多人如我一般吧,知晓司徒雷登大名都是由于那篇语文课本中的《别了,司徒雷登》,但是却也对本不熟悉的一个人充满了好奇,因为他代表了那段让人激动的历史的某个侧面,所以在假期中,终于还是找到了这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了下来。才发现之前对于他知之甚少。 毛主席的文章中...  

评分

今天是司徒雷登先生(John Leighton Stuart,1876.6.24-1962.9.19)诞生138周年纪念日。做过当代中国学生的人知道司徒雷登其名之始,大概多来自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在那篇文章里,司徒雷登作为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在“人民解放军...  

评分

看这本书初衷正是老毛的《别了,司徒雷登》,读完后,感慨万千啊 ! 曾经的我们只会用一副意识形态的红色眼镜看待事物:那些非共产主义的都是不好的。我不能说这本回忆录非常公正,但它以一个老传教士的角度讲述了他热爱的中国,我看到了他为中国的教育和宗教所做出的一...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司徒雷登同志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事业(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绝无可能),将极有可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卷入非常时期的中美政治漩涡终究是一种悲剧。机会主义弥漫(押错注并急于止损)的美国外交政策决定了他将实在难有作为。不过他仍然充分展现了海外传教士的优秀品质:充满信念并坚韧不拔。

评分

司徒雷登拳拳爱中国之心日月可证,只是对党派之争没有好感罢了。

评分

司徒雷登似乎从未被中国遗忘,而燕京大学也不该被中国所遗忘。可同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对比阅读,相信会在写作的视角方面颇有收获。

评分

没看完,干货不多。

评分

除去被《别了,司徒雷登》标签化的表象,在大历史下,在小情结中,阅读贵校的创始人和首任校长的传记,还是挺有感触的。希望有一天他的陵墓真的能如他所愿从西子湖畔迁回燕园,也希望他能得到应有的被贵校纪念和记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