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一九六二年出生于巴黎,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一九九一年获巴黎第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此后,福雷斯特在英国几所大学任教;一九九五年后,到法国南特大学担任文学教授。他还是先锋派文学杂志《原样》和日本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专家,并为《世界报》书评版和《文学杂志》撰写评论文章,自二〇一一年起,福雷斯特担任《新法兰西杂志》副主编。至今已出版六部小说,其中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永恒的孩子》荣获费米娜处女作奖,二〇〇四年出版的《然而》荣获十二月文学奖;二〇一三年,他出版了最新小说《薛定谔的猫》,很快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法国先锋派“十二月文学奖”获奖作品
十二月文学奖原名十一月文学奖,是一个反龚古尔文学奖,由米歇尔•德讷利始创于一九八九年;但由于他不赞成米歇尔•维勒贝克作品《基本粒子》(1998)获奖,被评委会辞退。自此,该先锋派文学奖由奢侈品牌企业家皮埃尔•贝尔热提供赞助,并改为十二月文学奖。在历届获奖者名单里,可以看到许多先锋派作家的名字:让•艾什诺兹、雷吉斯•德布雷、米歇尔•维勒贝克、菲利普•福雷斯特、让-菲利普•图森……
--------------------------------------------------------------------------------------------------------
在小女儿夭折之后,作者借着追溯三位日本艺术家的故事,完成了自身艰难的心路历程。小林一茶同样痛失过幼儿,他借助诗歌来排遣内心的痛苦,写下许多洞彻人世的俳句,包括这首《然而》;日本现代小说之父夏目漱石也失去过幼小的女儿,在小说里描述这种失女之痛;还有第一位拍摄长崎原子弹爆炸罹难者的摄影师山端庸介,他用镜头记录垂死的幼童。本书荣获法国十二月文学奖,是法国“自我虚构”(auto-fiction)小说的扛鼎之作。
这本书是在今年上海书展买的。 去上海书展是为了去看艾伦李陈丹青刘慈欣。。。等等大咖的。家里书满为患,一直告诫自己少买少买。有KINDLE有图书馆。一直也还好,除了几本签名书,也就看看,后来到久久爱书人的展台。他们在促销,一本只五块钱,有的只十块钱,而圆点...
评分露の世は 露の世ながら さりながら. ——小林一茶 这首俳句有两种译法,两种我都很喜欢。 第一种是: 露水的世, 虽然是露水的世, 虽然是如此。 第二种更直接了当一些: 我知道这世界 如露水般短暂 然而然而 “‘寂’(sabi...
评分干净简单风格的书一向是我的偏爱。 深夜里孤身走在街道上不归家的孩子,穿过时间,记忆,回到你的身边,你却再也不能把他认出,那是你,或是你的孩子。 离开,却已成定局。未失去和失而复得怎么样也是不同的。 从他人的大悲里化解自己的相对而言的小悲。那些可怜的人们在一...
评分身边常有人推荐各种书。《然而》,书名有点味道,在图书馆找到翻看首页,书名援引自小林一茶的一首诗,轻声诵读,觉得挺好就拿下了这本书。 三个日本人的故事和一个法国人的故事交错进行,诗人、小说家、摄影师和福雷本人,就如作者说的“三个故事都把我带回永不磨灭...
评分菲利浦·福雷不厌其烦地引证同一时代各国不同的历史步伐,以期说明正进行在日本国土之上的个人成长史,之于小林一茶、夏目漱石、山端庸介,缓慢的个人成长史。在与阿贵的交流里,我们得到的共识是“节制”。的确,女儿的短暂生命如果起初带给他永恒的疼痛,那么随着时间渐进,...
好书。根本不像是小说,不知道是作者本身的叙述风格如此,还是译者的风格输入,总之读来极为享受,连浸入文字中的忧伤也是那样的美。很喜欢。
评分關於虛無的虛無感受。
评分终于再版了
评分终于再版了
评分以巴黎为起点,作者游历于三个日本艺术家的一生,三座日本城市,而串起这些的线,就是丧子。整本书有传记书写,文学评论,心理分析,腰封里写这是自我虚构小说,我不大懂这个定义,还有叙事者和作者之间具体的关系。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找寻共同经验,试图安慰和补偿的尝试,仍然活着的我们,能说给自己得以继续的,"然而”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