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
中央研究院院士,1930年生。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2006年獲頒有「人文學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Kluge Prize)。2014年獲頒第一屆唐獎漢學獎。
從1917年到1962年,胡適無論在文化史、思想史、學術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於中心的位置,他一生觸角所及比同時代任何人的範圍都更廣闊,他觀察世變的角度自然也與眾不同。在胡適個人生命史上的每一階段,一向都存在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疑點,他的博士學位問題,他的西洋哲學素養,他對毛澤東的影響,他和蔣介石的關係……隨著《胡適日記全集》的出版,其中有些問題已能夠獲得比較明確的解答。
余英時教授《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根據《胡適日記全集》的內在線索,探討胡適在各個階段與中國現代史進程的關聯,並就上述引起議論的疑點,擇其較有關係者予以澄清,讓胡適自己說話,盡量還胡適一個原來面貌。
本書為增訂版,增加一篇〈胡適「博士學位」案的最後判決〉,考證胡適為什麼轉學到哥倫比亞研究院?以及胡適考過博士口試的新證據。
书和它的批注们 今天看《重寻胡适历程》,不仅大有收获,而且还有意外的惊喜,此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按理说,在书上乱写乱画特别没有素质,但此书上的批注其议论之严肃,考据之严谨,让人大呼过瘾 P46:某同学在书的右侧空白注道:某党也就...
评分胡适这个名字可以说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却没读过多少胡适的著作,对于他的生平更是知之甚少。 我想,这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zhi原因吧。 比如同时代的鲁迅,关于他的生平一些主要的经历大家却都很了解。 很可能是因为后来胡适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还有之后大陆...
评分买下这本书的时候,以为也会像曾经“叶公好龙”买下的其他书一样,啃不下去搁到一边落灰尘。不料,越看越喜欢,竟然看完了。 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重拾书本的历程。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胡适。也认识到一种不一样的解读方法。 看完这本书后,对自己啃书本的信心前所未有的高...
评分 评分余英时先生的文字在广博征引下非常具有启发性,语言既简练又严谨(陈建华的《从革命到共和》在这方面要差不少),并且余英时先生非常善于概括、撷取重点和疑点和难点,于是借着这些功力,就有了这本书的一个主体,就是依照胡适日记将胡适的一生分为七个阶段,扼要走过一遍。胡...
在20世纪的中國,胡適是始终對民主不曾失去信心的人。
评分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和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這兩篇最好。當然最見功力的還是前者中考證胡適有意掩蓋的與Lowitz情史的名場面,得來二人交往新材料不忘再考證一番補在章節末尾,不知胡適在天之靈看到後學如此敬業,是否會得到慰藉(暗罵)...
评分余伯病重不起,門人取來新發現胡適未刊書信一封,揭示胡適與Roberta Lowitz的情史似另有隱情,余伯說:“扶我起來,我再考證試試。”
评分余公写近代学人确实写得好
评分他年若撰渊源录,教外何妨有别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