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山精也(Uchiyama Seiya),1961年1月生于日本新泻县。1992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学硕士。曾任横滨市立大学副教授。宋代诗文研究会会刊《橄榄》主编。合著有《续校注唐诗解释辞典·附历代诗》(松浦友久主编,大修馆书店2001年4月)、《宋诗选注》1-4(钱锺书著,平凡社东洋文库2004年1、5、12月,2005年5月)等。
本书所收论文以苏轼、王安石以及黄庭坚等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为论题,考察了这些文人及其作品与政治、传媒以及与其他文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了海外学人对这些论题的研究所达到的深度。
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评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评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评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评分这本书收录了十二篇论文。当然是以苏轼为主,书名上是明摆着的,其中有一半——六篇——是与东坡先生直接相关的,还分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围绕乌台诗案的考订,一个是具体篇目和次韵诗词的辨证,我以为最精彩的却是第一篇写王安石《明妃曲》的论文,最有趣的是写黄庭坚王安石关...
在对《明妃曲》的同题创作中推演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对苏轼次韵诗词的研究、对王安石和黄庭坚的关系的考察。能看出对朱刚的影响。
评分不乏新见,对黄庭坚、王安石关系的发掘,对苏轼自次韵、和陶诗的解读,以雕版传媒的兴起区分王安石与苏轼的诗歌时代,等等。这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与标题紧密相关的似乎仅仅是乌台诗案系列,但后面的文章又将媒介的概念泛化了,文本、文献、士大夫互为媒介。不知传媒是否也可划入其中。
评分好看!有想法!
评分北宋文史问题的论文集。此书对苏轼乌台诗案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指出“言之者无罪”本来是北宋士大夫舆论自由的儒学政治学原则,但由于雕版印刷物媒体的新兴,苏轼正好是第一个实现了作品第一时间付梓印刷的作家,苏轼之前的欧阳修王安石都是死后才出版诗文集。因为苏轼人格及其作品的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大超越了此前的作家,其政治影响力也超出了士大夫阶层,雕版印刷媒体影响力的突然爆发是乌台诗案的一个技术背景。另外,对王安石明妃曲的背景历史考证非常扎实有力,通过历史考证证实明妃曲的真意和被曲解的原因,非常精辟。对黄庭坚和王安石之间学术、文艺的密切关系的梳理考证也非常有参考价值,揭示了一个被忽略的王黄关系。
评分在对《明妃曲》的同题创作中推演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对苏轼次韵诗词的研究、对王安石和黄庭坚的关系的考察。能看出对朱刚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