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谷川道雄揭示隋唐帝国开成的前提、过程与本质的力作,初版于1971年,1998年作者作了重大增补后再版。龙谷大学魏晋南北朝史学博士李济沧全文译出。这是一本以十六国北朝政治史为具体内容,而以隋唐帝国形成根据和历史本质为问题意识的实证之作,也是作者著称的“豪族共同体理论”由以提出并得以成立的奠基之作。作者从十六国北朝寻觅隋唐帝国的原始形态和形成动力,指出国家与民众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互依存的一面,“没有民众的积极作用,隋唐帝国便不可能出现”。作者深入到六朝隋唐社会的内部和基层,把摸这一时代的精神脉搏,揭示出从纷乱的十六国发展到强盛的隋唐帝国的历史内在逻辑,突破了战后日本中国史学界强调世界史基本规律而忽视中国历史特色的研究范式,标志着一种新的中国中古史阐释体系的成立。
时间: 2010.01.29 23:24:00 标签: 近读日人谷川道雄氏所著《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古2004版,李济沧 译 ),其中提到刘渊反晋前手下刘宣劝说刘渊的话:“晋为无道,奴隶御我,是以右贤王猛不胜其忿。属晋纲未驰,大事不遂,右贤涂地,单于之耻也。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
评分 评分以前看的主要是关于魏晋的书,对南北朝基本不了解。六一拿了单位发的购书券,帮儿子挑了几本书之后,顺便夹带了这本私货,还有吕著中国通史。 本书主要是梳理五胡十六国和北朝的脉络,分析秦汉帝国瓦解到隋唐帝国建立的“国家原理”。在陈寅恪关陇集团的创见之上,研究门阀贵...
评分通过五胡十六国几个代表国家的兴衰及其所面临的困境,找出胡族政权们从部族制向府兵制演进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汉族势力向胡族政权的不断渗透,最终形成稳定的国家形式的过程。对每一个政权的细节分析都很到位。但有一个疑问,书中提到的政权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延续性,用...
评分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是看了观复的介绍才想买的。买了之后,果然也没后悔,谷川的理论还是很不错的,他提到了研究隋唐不能不研究六镇之乱,而六镇之乱的爆发又与自由论的产生很有关系。这本书让我先前朦胧意识下的一些片段找到了自己认为合理的专家分析。 但看完之...
200309在得到听这本书。书名有隋唐,但全书却说的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这也给历史读者提一个醒,想知道某个朝代是怎么回事,不能揪着这个朝代本身不放,一定要看它之前是哪个朝代,之前的朝代发生了什么,才能理解后来的这个朝代是怎么回事。
评分作者受陈鹤寿、唐长孺两位影响很深,学术思路也基本是顺着陈先生“关陇贵族集团”这条线走下来的。同时,谷川氏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即更为关注从北方六镇-武川镇集团-关陇集团这一演变过程中,相对底层群体的形成过程。如果与陈先生的书结合对照着一起读,会使对这段历史的认识的思路豁然开朗。
评分日本学者研究隋唐史相当用心,府兵制等政治军事改革就算补充高中以来没怎么增进的历史知识了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条线索:隋唐帝国形成的民族演变脉络。五胡乱华初期,胡汉民族矛盾尖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汉化改革,导入官员品级制度等措施,改变了以民族出身论官职的局面,为隋唐帝国的形成奠定了民族基础。第二条线索:隋唐帝国形成的军事演变脉络。孝文帝改革引发了鲜卑军事贵族的不满,使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权臣宇文泰创建府兵制,发动民间力量,建立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军事管理体制,打通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让国家权力深入到基层。第三条线索:隋唐帝国形成的政治演变脉络。北周仿效周礼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政权内部的等级秩序,为皇权的重新树立创造了成熟的条件。此外,衣冠南渡之后,南方先后形成宋、齐、梁、陈等不同政权,他们和本地文化结合,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
评分200309在得到听这本书。书名有隋唐,但全书却说的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这也给历史读者提一个醒,想知道某个朝代是怎么回事,不能揪着这个朝代本身不放,一定要看它之前是哪个朝代,之前的朝代发生了什么,才能理解后来的这个朝代是怎么回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