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孔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t,1743—1794),启蒙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曾有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之称。早年以数学研究而享盛名,和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达朗贝尔、伏尔泰、杜尔哥等人过从甚密,并参与了《百科全书》的活动。他亲身经历并参加了大革命。由于与吉伦特党有联系并参与了制定1793年的吉伦特宪法草案,被罗伯斯庇尔政府以反叛罪宣判死刑。在短期逃匿之后,他于1794年春被捕入狱,随即死在狱中。本书就是作者在逃亡期间写成的。

译者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多年致力于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译述康德、卢梭、罗素、帕斯卡、孔多塞等西方思想家的学术经典20余种。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孔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t)
出品人:
页数:188
译者:何兆武
出版时间:2013-8
价格:23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7565
丛书系列:历史的观念译丛
图书标签:
  • 孔多塞 
  • 历史哲学 
  • 思想史 
  • 启蒙运动 
  • 历史 
  • 史学理论 
  • 法国 
  • 史学理论&史学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孔多塞一生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部著作。这部书将人类历史分为十个时代,彰显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观:历史是人类理性觉醒的产物,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历史进步的阶段基本上就对应于人类理性发展的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自由的增长本身也是自然的,因此人们有理由对于未来寄予无穷的信心和希望。

本书被后世公认为代表着启蒙运动理论和思想的一个高峰,孔多塞也被视为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观的奠基者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又是一位十八世纪的哲学家,又是一位启蒙学者。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简洁地勾勒了一部人类启蒙的历史。 在启蒙时代之前,人类相信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历史循环论,这种观念以其悲观的宿命形式阻碍了人类个性的解放。柏拉图似乎就是这种观念的簇拥,对神秘数...  

评分

作者是仅有的一个即是百科全书派也是参予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有些可惜的是他最终死于大革命中,这命运倒是有些奇妙。不过发明断头台的人也死于断头台下,这也算是命运吧。 此书算是作者的绝命之书了。作者草草地梳理了一下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史,把原始时代到他所处时期分为九个...  

评分

“你追求的是一种浪漫感觉,还是那不必负责任的热情?”这句话似乎不能用于问孔多塞,毕竟他也不是关注的自利,而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乐观展望。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乐观的人过得更幸福,但是悲观的人掌握着真理。现实远没有孔多塞想得美。 我印象中似乎最近读过的某种书中反...  

评分

“你追求的是一种浪漫感觉,还是那不必负责任的热情?”这句话似乎不能用于问孔多塞,毕竟他也不是关注的自利,而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乐观展望。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乐观的人过得更幸福,但是悲观的人掌握着真理。现实远没有孔多塞想得美。 我印象中似乎最近读过的某种书中反...  

评分

作者是仅有的一个即是百科全书派也是参予了法国大革命的人。有些可惜的是他最终死于大革命中,这命运倒是有些奇妙。不过发明断头台的人也死于断头台下,这也算是命运吧。 此书算是作者的绝命之书了。作者草草地梳理了一下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史,把原始时代到他所处时期分为九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和波普尔的《历史主义的贫困》是胡老师书单里的头两本。读完以后感觉他意思是,不要试图去寻找什么历史规律,那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但应该相信人的理性,要对未来有无穷的信心与希望。:)

评分

这本和波普尔的《历史主义的贫困》是胡老师书单里的头两本。读完以后感觉他意思是,不要试图去寻找什么历史规律,那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但应该相信人的理性,要对未来有无穷的信心与希望。:)

评分

很想给五星,但是必须给翻译扣分。孔多赛对理性的推崇富有极大的感染力,我从相当不友好的译文中见到了一个对人类具有宏大关怀的思想者。也许是孔多赛研究过数学的原因让我倍感亲切,而他在第九、十两章有关社会政治经济的构想体现了他深厚的数理底子,虽然有局限,但是那些新鲜的蓝图和试图采取精密叙述的努力都令人着迷。前三章对史前社会的勾勒又令人重视起人类学与考古学的意义。作者在流亡路上的紧迫写作仍然保持着高度的准确,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大致脉络也是不差的。大历史观和思想史随笔的传统已经逐步丢失,就像开坛的老酒一样,味道渐渐散淡。我们甚至由于强权而怯懦,由于守旧而无能,终究只是在学术八股的流程下完成规范动作罢了。即使有着理想和抱负,也失于灵活生动的表达和充沛丰厚的情感,在建制化的当下,一切琐碎而单薄,不足为观。

评分

孔多塞与法国大革命各派革命党人都算是站在社会主义门槛边上的一拨人,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分别代表了前科学社会主义者的“大破”与“大立”。略惊讶于孔多塞在逃亡之际仍能写出如此作品,里面的很多要素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都有体现(不知马翁是否看过此书)。同时也惋惜其未写出计划中的鸿篇巨制。不过孔多塞未免过分乐观了些,特别是自身处境已危在旦夕。而且正如马克思在《论犹太人的问题》中所说,政治解放还远远不是人类解放。何兆武老师在“译者序”里说的话也许是对的:“没有知识(启蒙)的人是愚蠢的,但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是不是就更仁慈、更宽容、更善良呢?看来,20世纪历史学家的义务,仍是要对18世纪的课题做出更深刻的探讨和更高明的解答。”可以说人类时至今日仍未完成启蒙。

评分

要想把人类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和进程讲述清楚,这样的叙述明显是不够细致和准确的,如果不对人类的进程有所了解,要想通读这本书很难。但如果已经对人类进程有所了解,那这本书又不是那么让人满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