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法國大革命 曆史 法國史 法國 高毅 政治文化 革命 世界史
发表于2025-04-24
法蘭西風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首先從精英文化層麵、傳統與現實、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關聯和衝突,來闡釋作為法國大革命政治文化最重要特徵的“決裂”信念的多層意涵、內在實質和多重影響,說明法國革命者所謂同舊傳統的完全決裂其實是一種舊傳統中的掙紮,對法國大革命以反對君主專製開始,以接受君主專製告終這一曆史怪圈,給齣瞭令人摺服的解釋。接著從大眾文化層麵闡釋由“決裂”意識派生齣來的革命意識和危機意識,並從心態史學角度闡述和論證瞭法國大革命政治的公開性原則,及其同專製獨裁的再生與雅各賓派衰亡的多重聯係。作者揭示瞭大革命時代群眾現象的基本特徵,強調瞭大革命的群眾現象對於理解大革命以來法國的政治風格,乃至整個大革命政治文化傳統的重要性。作者富有張力的思考,無疑將引領讀者進入法國大革命這一曆史深水區,再思大革命這一艱巨命題。
高毅,安徽六安人,1955年7月齣生於安徽安慶。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曆史係,1989年獲曆史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94年晉教授,1997年擔任博士生導師。曾在瑞士日內瓦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第一大學法國大革命史研究所訪學或工作,為時近六年。現任北京大學曆史學係係主任兼黨委書記、法國革命史國際委員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史、歐美近代史、世界文明史。著有《法蘭西風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歐洲的分與閤》(閤著)、《世界文明史》(閤著,副主編),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範圍涉及法國革命史、中國革命史、史學理論等。譯有《法國大革命史》(閤譯)、《福柯的生死愛欲》、《他鄉:以撒·柏林傳》(閤譯)等。
這個和舊版有何區彆?
評分相對初版修改的地方應該不是很多吧,還是帶有濃烈的階級性,文化轉嚮並不顯著,畢竟是成書時間比我年齡還大一點點..
評分初讀一遍的感受在於方法和研究的結閤依然生硬,對一些史料的發掘有沒有新鮮感。當然最大的限製也許在於作者雖然考察瞭眾多中間因素來看待大革命的復雜化,但是依然無法跳齣馬剋思傳統的史學兩分觀點,導緻很多細節分析為瞭照顧這個觀點而失去可信度。第一編 中關於憲法的糾結心態/代議製/平等 的分析,倒是頗為讓人眼前一亮
評分對於20世紀大革命史的政治文化研究主要三派(馬派、修正派、新文化史)各做瞭評議,並從資産階級亞政治文化和人民大眾亞政治文化的對立統一關係作為全書的主綫。第一編主要呈現在大革命中的舊製度政治文化因素——“重權輕法”心態、對權威的崇拜和對代議製的不信任感、“盧梭主義”的平等幻夢。第二編總體不如第一編精彩,例如革命的宗教禮儀、謠言等相關研究作品在當下已是汗牛充棟。但最後兩篇增補版論文十分值得反復閱讀,將中法革命史進行政治文化的比較研究,拍案叫絕。
評分好像沒有增補,隻是做瞭部分文字的刪修,這本書也算新文化史的活化石瞭,它的史學史意義比較重要,幾乎確定瞭中古史半壁江山,也就是整個北京大學從事政治文化史研究的基調。這份影響持續三十年有餘。當然也反映一個問題,最近十幾年來的許多曆史學者,很久沒更新自己的學科知識體係瞭。
写的最好的其实是介绍政治文化+前两章,作者观点依然比较旧式,事件—社会—心态以及群众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在我看来这种深潜的群众与表层的精英划分方式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布罗代尔的波浪论)可能是造成侧滑论逻辑混乱的原因。 法国大革命中对于统一性的狂热,首先和法国内部行省...
評分序 十年浩劫把历史研究引入死胡同,十年改革开放给历史科学带来了新生。本书的出版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 从1977年起我得以重操旧业,讲授西方史学史,评介西方史学流派,招收研究生;同时邀请外国知名历史学家来校讲学,选拔优秀中青年学者到国外进修。 本书作者就是“文化...
評分 評分绪论部分,首先考虑到作者在90年代所做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可以说是跨时代的。关于政治文化的概念还算熟手,但是心态史这快的简介可能并没有对布洛赫,勒高夫,杜比等人有进一步的深入导致浅显,相对的,对于伏维尔为代表的传统史学显得太过宽恕。尽管对于孚勒的批评恰到好处,然...
法蘭西風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