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毅衡教授是著名文学与文化理论家,1943年出身于广西桂林,年轻时在上海求学,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78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求学,1981年后的硕士学位。师从著名诗人学者卞之琳先生,以形式论为终身研究方向。八十年代初得到美国富布莱特奖,后又去伯克利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英国伦敦大学任教。

赵毅衡教授毕生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在形式表意分析上卓有创见,英文与中文著作丰富,有二十多本专著,赢得很高的学术声誉,得到过国内与国外多种研究奖。2005年到四川大学工作,2008年放弃英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符号学-传媒学研究中心”,为文化,传媒,新闻,广告等研究领域建立一个共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赵毅衡教授的著作和讲演,影响广泛,为在我国推进文化研究这门国际性重要学科开辟了道路。

出版者: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赵毅衡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1136863
丛书系列:赵毅衡文集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赵毅衡 
  • 新批评 
  • 文艺理论 
  • 赵毅衡文集 
  • 文论美学 
  • 文学理论与批评 
  • 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新批评”是二十世纪上半年在英美占主导地位的一个文学理论派别,是现在形式论的第一个重要潮流。新批评的一些主要人物长期在中国执教,对中国现代知识界的成型影响极大。新批评理论至今是当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新批评理论是当代批评理论的一个重要源头,此书对中国当代文论起了重大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对英美新批评已经失去耐心了。对关键问题回答的极度混乱暴露了英美实用主义的软肋,每当其自我主张时就显示出理论水平的极度不足,而文本细读又仿佛是给学院派制造的课堂讲义。

评分

梳理得很清楚,终于搞清了新批评的基本脉络。虽然新批评派总是悔其少作,在很多问题上滑来滑去,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确博学,为了找论据从亚里士多德到陶渊明,从本体论到有机论,甚至能扯上“中庸之道”。其次,文本细读也的确是进入文本最有效的方法。

评分

可与新批评文集伴读,是梳理基础上对于问题症结的讨论。将新批评置于文论思潮和历史语境中考察,能看到其主张和方法的出发点,更重要的是之间的矛盾。试图弥合大理论问题中悖论性因素岂是朝夕之功,且看到更多的是矫枉过正。但新批评反实证和印象批评风气,又以有机整体诗学将形式主义朝理性方向推进,细读实践和以张力反讽为核心的理论更是内化为学院通法(但要注意适用范围)。虽受诸家挑战(伊格尔顿火力最猛)但更能看出“它是像个威严的父亲那样死去的,潜在影响依然长期存在”。

评分

The New Criticism

评分

可与新批评文集伴读,是梳理基础上对于问题症结的讨论。将新批评置于文论思潮和历史语境中考察,能看到其主张和方法的出发点,更重要的是之间的矛盾。试图弥合大理论问题中悖论性因素岂是朝夕之功,且看到更多的是矫枉过正。但新批评反实证和印象批评风气,又以有机整体诗学将形式主义朝理性方向推进,细读实践和以张力反讽为核心的理论更是内化为学院通法(但要注意适用范围)。虽受诸家挑战(伊格尔顿火力最猛)但更能看出“它是像个威严的父亲那样死去的,潜在影响依然长期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