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芬利 政治哲學 古希臘 政治史 政治 政治學 思想史
发表于2025-02-04
古代世界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M.I.芬利是20世紀西方最有影響力的古史學傢之一。本書是他在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所做的講座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主要討論瞭古代世界的國傢、階級與權力的關係,對政治上的一些重要問題也進行瞭處理。
M.I.芬利 英國劍橋大學達爾文學院曆史學教授,世界古代史研究專傢
翻得不錯,寫的也有料。
評分核心分析雅典、斯巴達和共和國的羅馬,落腳在分析確證共有的政治方麵的“群眾參與”,不過三城邦各自政體特點、政治壓力和最終結局都不同,對於瞭解三個政體運作是很贊的參考書,除此之外芬利告訴我們柏拉圖和修昔底德對民主政體的批評邏輯存在支撐鏈的空隙與斷裂
評分2016.8.6粗讀。本書為講座改編,專題式。
評分芬利不是蓋的
評分第一章搬瞭亞裏士多德來圖解馬剋思主義國傢觀,卻完全無視亞裏士多德說三種充滿階級矛盾的政體,即僭主、寡頭和民主都是他心目中的惡劣形態。第二章論證古代世界恩主-庇護製的流行,並不新鮮。芬利定義的“政治”是眾人討論城邦公共事宜的機製,於是帝國不算,僭主不算,缺乏穩定性的那些城邦也不算,最後其實就隻剩下瞭雅典和羅馬,照他的說法,這兩個城邦“發明瞭政治”。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討論這兩個城邦典範能在階級衝突中維持數百年不墜的原因何在。給齣的答案有點暗黑,一是不斷的對外徵服和殖民,使得最低下階層也能雨露均沾,二是意識形態較為務實,沒有近代理想化的原則之爭。我比較同意第一點,至於第二點,古人恐怕沒那麼務實,今人也沒那麼理想化。
芬利把(严格意义上的)古代世界的政治特征,归结为公民对公共事务决策的广泛而直接的参与,在这一点上,希腊城邦又比罗马更为典范。如果说芬利作为一个冷战时代西方阵营中的左派同情者,在此书中高度褒扬直接参与型民主,有其当时的现实政治寓意,那么对于今日中国的政治...
評分 評分 評分单纯使用“社会史”的思路来理解古代政治,和只从哲学的角度入手一样薄弱。仅仅批评历史学家不应该依据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普鲁塔克和李维这些“讲道德的人”来谈论雅典和罗马,恐怕远远不够。不过,这本书还是我们这些哲学爱好者的解毒剂。Finley的书还是应该尊敬的,至少比M...
評分单纯使用“社会史”的思路来理解古代政治,和只从哲学的角度入手一样薄弱。仅仅批评历史学家不应该依据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普鲁塔克和李维这些“讲道德的人”来谈论雅典和罗马,恐怕远远不够。不过,这本书还是我们这些哲学爱好者的解毒剂。Finley的书还是应该尊敬的,至少比M...
古代世界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