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1903-1950),本名埃里克·布莱尔,出生于印度,早年入读伊顿公学,后至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并以经历为素材,完成自传体散文《射象》、《绞刑》和小说《缅甸岁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威尔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和文艺评论家。他的讽刺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传记作家伯纳德·克立克说:“对布莱尔来说,他身上的奥威尔,一半是自己要当之无愧的理想形象;正直,诚实,单纯,平等信念,简朴的生活,简朴的写作,简朴的语言,总而言之,一个几乎不顾一切立志要说出不受欢迎的真话的人。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的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我为什么要写作》选入作者《如此欢乐童年》等著名忆旧、纪实作品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作》、《政治与英语》等著名论文。
这本是09年读的最用心的一本书,边读边划,摘抄竟做了一个本子,当然那个本子是薄了点。刚才看有人说,只看后面的英文,买这本真是捡了个大便宜,的确如此的。Orwell的1984最初读的中文版,英文版的电子版本下了一直没看,若不是仔细读了这本,肯定错过了Orwell。 ...
评分奥威尔说过一句话,深表赞同——有些动物更平等。 奥维尔说写作是受恶魔的驱使,因为你没法抗拒,不管它多苦。而只有当他发现以政治主题进行写作时,他的作品才有了生命力。 有些动物更平等无疑是莫大的嘲讽。人类社会的不公,令作家胸中涌动着不息的创作冲动。但他更懂得,极...
评分奥威尔说过一句话,深表赞同——有些动物更平等。 奥维尔说写作是受恶魔的驱使,因为你没法抗拒,不管它多苦。而只有当他发现以政治主题进行写作时,他的作品才有了生命力。 有些动物更平等无疑是莫大的嘲讽。人类社会的不公,令作家胸中涌动着不息的创作冲动。但他更懂得,极...
评分这里我重点谈谈最后一篇《Why I Write》。 我看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我为什么写作》一书选文的最后一篇。这本寒酸素朴的书因其翻译和图书质量在网上受到一些读者的訾议,但由于学术出版社有意提供了双语对照文本,使得该书的分数得到了挽救。总体来说,还算不错...
评分这本书,是关于奥威尔的生平一部分记录。 在读的时候,有种心痛感。以前并不知道,奥威尔的生活是这样的,正如他的书一样,让人有种不舒服感。但是这种不舒服,对于奥威尔这个人,是出于热爱,想不到他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动物庄园》和《1984》那两本书,则是因为揭示真...
里头有射象那篇吧
评分写作是漫长的修行,是历史的镜子,是客观环境里的主观思想。一定有自我、审美、历史、政治四个方面的综合动机。所以我写字,是因为我揭露一些事情,我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样我最先关心的事就是要有一个让大家来听我说话的机会。但是,如果这不能同时也成为一次审美的活动,我是不会写一本书的,甚至不
评分有一种基督徒,他们不相信神的存在,但依然笃信宗教,作为自己的灵魂寄托。也有一种人,他讽刺抨击集权社会主义,但自己又是一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奥威尔就属于后者。(长年以来,他被人们扭曲成反共的工具,其实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但他不属于集权左派,而是真正的左派:自由左派。)
评分有一种基督徒,他们不相信神的存在,但依然笃信宗教,作为自己的灵魂寄托。也有一种人,他讽刺抨击集权社会主义,但自己又是一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奥威尔就属于后者。(长年以来,他被人们扭曲成反共的工具,其实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但他不属于集权左派,而是真正的左派:自由左派。)
评分为名为利为虚荣为那一股娇媚的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