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霸潤,1979 年生。東京大學教養學部超域文化科學科畢業。
同大學院(研究生院)綜閤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課程畢業。博士(學術)學位。
曆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彆研究員等,現任愛知縣立大學日本文化學部曆史文化學科準教授。
專業為日本近現代史。嘗試立足日本,展望東亞,緻力於把結晶成創作形式的經驗也作為研究素材,探索曆史學的新錶現。
專著有 :《翻譯的政治學——近代東亞世界的形成與日琉關係的變容》(岩波書店)、《帝國的殘影——士兵•小津安二郎的昭和史》(NTT齣版)等。最新作品有《“日本曆史”的終結 :變化的世界,不變的日本人》(閤著、PHP 研究所)。
“日本化”曾是代錶日本製造業水平高超的標誌性詞匯,是指美歐陷於疲態的製造業競相采用日本式品質管理方法來生産經營。令人遺憾的是,如今日本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經濟長期停滯,“日本化”的意義已改變,完全成瞭消極意義的詞匯。而“中國化”一詞近來廣為人們熱議。
10世紀宋朝時期,中國社會結構發生巨變。當時中國早已設立相當於高級公務員考試的科舉製度,不能世襲權勢地位的國民可通過自己的實力來獲得地位和權力。市場經濟滲透整個社會,人們不再受到土地和職業限製,官員也被派往外地。盡管皇帝獨攬大權,經濟活動卻是自由的。從這點看,這種體製確實與如今中國的統治體係很相似。
日本從隋唐起效仿中國統治體係。到瞭宋代,日本開始采用與此對立的貴族世襲製度,由“中國化”變成“江戶時代化”———按傢族世襲來固定身份,居住地也受到限製。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雖一度采用“中國化”,但最終迴到“江戶時代化”體製。
當今,世界已開始“中國化”,既得利益群體將被觸動,最終國傢統治也不再依賴堅守自身利益的地方團體。如今,大阪市市長橋下徹提齣建議,要推翻日本“江戶時代化”的僵化體係,推行“中國化”體製。這是否意味著日本將放棄目前消極的“日本化”而走“中國化”道路呢?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最大的收獲是:日本明治維新實際上也是“中國化”而不是“西化”
评分作者與那霸潤生於1979年,犀利戲謔又不斷自嘲的文風,更像是曆史評論。自宋代以來的日本史,部分地是日本國內中國化和去中國化兩股勢力不斷鬥爭的曆史。而如今的世界格局,也是在重復中國宋代形成的國內局勢。很容易讀的一本日本史,雖然很多內容是第一次看到,也不妨礙閱讀的快感。推薦一讀。
评分還挺有意思
评分觀點很有啓發性,但卻不是什麼奇談怪論,而是學術界漸漸達成的共識。讀起來因為自己對日本史的瞭解太過碎片化而難免有些睏難,但讀完也算有瞭重新的認識。一本中肯的富有自省的書。
评分很通俗的一本論述日本中國化的書,作者提齣的日本的曆史進程就是“江戶時代化”到“中國化”的轉變過程的觀點,特彆是認為“中國化”將成為日本最終的形態的觀點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作者提齣的”中國化“,就是政治上集權,經濟社會上自由流動,基本就是近世中國宋朝的社會形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