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作者在本书上所耗费的心力,所寄托的希望,所装载的哲思,从谋篇至行文都有十足的体现。原本在文学史上不被人看重的巴洛克时代德意志悲苦剧,在他笔下却勾连起了西方自古典经中世纪而至他所处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化史、美学史、宗教史。笔墨既驰骋古今,释义则不落窠臼。哲学式批评的角度在文学研究内部屡破藩篱,而在广义文化研究层面更让人耳目一新,及至今日,费解之名仍在,独创魅力不减。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他学术视野开阔,学术眼光独到,著作宏富,著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可技术复制 时代的艺术作品》、《评歌德的<亲和力>》、《摄影小史》、《柏林童年》、《德意志人》等名著,尚留下六册书信集。作为众所周知的思想家,其论著丰富的解释力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俨然成为重审现代性与欧洲文化史的关键节点。
我于1892年7月15日出生于柏林。父亲是商人。我在一所人文主义高级文理中学完成了学业,曾休学两年,休学期间在图林根州浩彬达的乡村实验寄宿学校生活。 我在1912年夏季学期进入大学学习哲学。第一个学期和第三个学期我就读于弗莱堡大学,第二个学期和第四个学期及随后几个学...
评分建议配合《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的品读会来看,会有不小的收获http://site.douban.com/114617/widget/notes/12534879/note/260293264/ 曹卫东教授谈如何读...
评分本雅明其实是想借用文学形式史的书写,来重写一段文学史,甚或,思想史。 形式这个词,我不知道现今的批评界会看得有多重。但当时批评家张柠跟我们几个年轻人开小灶的时候,一再重申这个词语。到现在,我也越发认同了。举个例子,从古体诗到近体诗,面上看,不过是...
评分在《历史的天使》一书中,斯台凡·摩西将本雅明的思想历程划分为三个范式:(1)以《论普遍语言与人类语言》和《论译者的任务》的主要文本的“神学范式”;(2)以《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为核心的“美学范式”;(3)在《拱廊计划》和《论历史概念》中的“政治范式”[1] (p78...
评分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他学术视野开阔,学术眼光独到,著作宏富,著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可技术...
看待巴洛克新视角
评分早年啃完英譯本,我的眼睛都快瞎了,當然也可以作“被本雅明的思想亮瞎了眼”解。既然是被亮瞎了眼,其實是被魔怔,喪失了判斷力和穿透知識大氣流的鋒利。此次從德文直譯的中譯本推出,又翻了一遍,豁然開朗很多。我更偏爱晚期的本雅明,洗涤了一些不必要的芜杂,看《歷史哲學論綱》,可见其蜕变的巅峰。加一星,爲譯者的不易。
评分悲苦剧的题材来自历史生活宫廷文化而非市民或古典神话,它的核心人物是君主,但关注的并不是君权而是作为凡人的君主灵魂的受苦。古典悲剧的情节在悲苦剧中被展示悲伤情感的需要所取代,前者在外部世界的舞台上完成,后者的展演场地是观者的内部情感空间,以悲伤情绪为核心。与悲伤等同的忧郁让人沉入某外物来摆脱悲伤引起的世界虚空感,却将虚空感转移进了自身并疏远了世界,这种主观视角给予主体一种符号化的静观方式,由此引出寄喻。悲苦剧在展示内在方面与背离现实于无限精神中追求彼岸的浪漫主义相似,但其比后者更现代,因为后者的无限反思仍呈现为完整封闭的自我世界,而前者则在废墟意象中更破碎更无望。贝克特那两个流浪汉反复倒饬的鞋子就像是对巴洛克破碎的继承。不太理解从寄喻怎么解读出由知识达成善恶判断造成人的受难堕落,但想到了阿伦特
评分悲苦剧的题材来自历史生活宫廷文化而非市民或古典神话,它的核心人物是君主,但关注的并不是君权而是作为凡人的君主灵魂的受苦。古典悲剧的情节在悲苦剧中被展示悲伤情感的需要所取代,前者在外部世界的舞台上完成,后者的展演场地是观者的内部情感空间,以悲伤情绪为核心。与悲伤等同的忧郁让人沉入某外物来摆脱悲伤引起的世界虚空感,却将虚空感转移进了自身并疏远了世界,这种主观视角给予主体一种符号化的静观方式,由此引出寄喻。悲苦剧在展示内在方面与背离现实于无限精神中追求彼岸的浪漫主义相似,但其比后者更现代,因为后者的无限反思仍呈现为完整封闭的自我世界,而前者则在废墟意象中更破碎更无望。贝克特那两个流浪汉反复倒饬的鞋子就像是对巴洛克破碎的继承。不太理解从寄喻怎么解读出由知识达成善恶判断造成人的受难堕落,但想到了阿伦特
评分译笔流畅。这本书是本雅明学术上的巅峰。前一半精读,君主实现例外状态的无能力那几页精彩,可以和施密特对着读。另一出彩之处是论忧郁段落,足见其博学。后一半啰嗦,而且我一读文学理论就出戏,意兴阑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