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云

昨天的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旋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王鼎钧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2200
丛书系列:王鼎钧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王鼎钧 
  • 回忆录 
  • 台湾 
  • 传记 
  • 历史 
  • 文学 
  • 散文 
  • 昨天的云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王鼎钧

为什么王鼎钧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吧。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恨不能将时光映成写真,如鼎公一般。合上书,竟恍若看到作者记忆中童年的故乡,像一张张定格的画片扑面而来。昨天的云忽而飘至今日,措手不及。 本以为,《昨天的云》当如齐邦媛的《巨流河》,字里行间心系家国天下,回忆里满载历史沉甸甸的重量。也曾揣测鼎公回忆中的童年,是...  

评分

评分

作者作为兰陵人,对山东煎饼感情深厚,文中提了太多次,大晚上的看得我好饿,于是都给摘抄了出来。(关注点跑偏……) 家乡的主食叫“煎饼”,乡音近似“肩明”。煎饼是用石磨把小麦黄豆磨成稠糊,再放在铁鏊子上烙成,所以推磨是人生大事。 (总算知...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中的第一本,有记忆中故乡兰陵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春种、秋收、赶集、恋爱、摊煎饼、读私塾,细琐的生活娓娓道来。也有国破家亡的沉痛,轰炸、逃难、打游击,同时以孩子和老人的眼光看战火纷飞的年月。记了一位崇尚简洁文风的老师,把他写的“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改成“今年八月”,看时不由得笑出来。

评分

是在礼崩乐坏之际,探讨维持一种(旧有/固有)秩序的可能;这种实践的可能性又通过被执行者(之眼)表现出来,是恰如其分的。

评分

文笔写得亦不见好,不知道他是如何获得“散文大师”这个称呼的。然他是真正经历农事,走过长路,比起那些凭空想象现实的作家还是高明太多。细节,没有经历,很难写好。注意,作者来自教会家庭,教会势力在那时候的中国不可小视,因为教会在当时是能够让当地人离开当地,走向西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福州三坊七巷,林语堂林耀华(金翼作者)冰心等经历都和教会挂钩。金翼里甚至,直接写二哥(?)通过教会力量去国外进修,回过后凭这个身份得到很多特权和便利。

评分

#王鼎钧身上,懵懂的成长、对恐惧的敏感(女性的弱势、飞机轰炸、死亡代名词的日本兵)与时局的洪流(1937)是同步发生的,家族、逃难、信教、求学……周围事物推着他往前走——哪怕是母亲那样的小脚女人。17岁才走出的兰陵小城,说来不免有乡野保守,宗族闭塞之印象,但山东在近代史所扮演的角色,实乃首当其冲的要塞。他漫长后半生的打转和迷茫,在文字里的求索追问,与家族的困囿,亲人的羁绊不无关系。几笔带过,不断舔毛清理的黄狸猫,似乎成为那个兰陵家族的形象。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物故的过去,是不为人知的痛苦干呕,吐出一团团被体液包裹的毛球秘密。

评分

惊异于王老的记忆力,少年时代学的古诗,也能一行行写下。沦陷区的情景以前也读到过,不若这本详实,父老乡亲的侧写中,对“疯爷”印象最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