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王鼎钧 回忆录 历史 流亡学生时代 王鼎鈞 传记 民国 台湾
发表于2025-02-02
怒目少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二—《怒目少年》記述由1933年他前往抗戰後方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為止,是王鼎鈞對中國社會所做的見證。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出來。《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
王鼎鈞
筆名方以直,山東省臨沂縣人,民國十四年四月四日生。抗戰末期棄學從軍,三十八年來台,曾任中廣公司編審、製作組長、專門委員,中國電視公司編審組長,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代理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人間」副刊主編,美國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華文主編。現旅居美國專事寫作。
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圖書著作金鼎獎(《左心房漩渦》,也是獲獎最多的一本),台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評論獎章,中山文化基金會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1999年《開放的人生》榮獲文建會及聯合副刊評選為「台灣文學經點名著」。2001年,獲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傑出華人會員」獎牌、同時獲此榮譽的尚有琦君、夏志清、鄭愁予。
挺矫情的
评分鼎公的散文笔法与春秋笔法在这一册中的得失便清楚体现了。笔法终究只是蘸水,没有实料就不会好吃。这一册的内容相对而言并不充实,加之鼎公的春秋笔法,有些人有些事也写得也不甚清楚,所以散文笔法写成并不是很好看。也就最后写学潮部分较耐看,其余也就平平了。
评分这本主要写的鼎共在八年抗战间做流亡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感受和磨砺。不知不觉会与《上学记》和《巨流河》对比。与西南联大和南开中学不同,二十二中学的教师和校长没那么优秀,疾病和缺乏关怀的环境必须克服。被迫迁校于二千里之外,掉队的鼎公“散步”游走于大山田垄间。各种细节如临其境,期间也穿插国军、共军不同的抗日立场、行动、战役。历史生动起来。原来抗战突然胜利并没带给中国人民好日子,一个国家30年内不能有两次战争。感触最深,在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还能为学生拨款建校,这点非常可贵。没有好的家世,只要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学校,只要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只要有上进的志气。2015.10.16
评分读的时候畅快淋漓,不过山东话到底是“饿得慌”还是“饿的恍”?某些话看的时候很有感触,比如“中国人心目中的公平和报应”,比如“忠诚度”
评分很细致的过程,心境。还有透过体制外,看体制问题,很有启发。俗谚,领会很多东西。还有认知过程。事情不会按照想象发生,有各种意外。看页码,三联删节很多。选择台版,算是正确了。
往事如烟,烟已成风景;往事如云,云已化甘霖;往事如水,水利生万物;往事如风,风制造气候。常言道文如其人,读其文想象其人。疫情严重,宅家数日,把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读完。 一,《昨天的云》 看第一册回忆录《昨天的云》可见作者尽量避免议论,维持一个馄沌未凿的少年...
评分去年承山东杨兄转赠鼎公《怒目少年》、《葡萄熟了》两书,一直未有时间细读。或许是我的职业使然,或许是当年《左心房漩涡》给我的印象实在剧烈,我读了几次《怒目少年》的开头,又放下了。 我并不喜欢读传记作品,关键的原因在于一种轮回思想。阳光底下无甚新鲜事。今日人的生...
评分这是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中的第二部,即《怒目少年》。翻开此书,文中有句话这样写道:“那年是民国三十一年,我十七岁”。十七岁的少年可能在干什么呢?他可能不需要为衣食所忧,可以在课堂上好好学习,不用担忧其他的事情。然后那年却是1942年,是处于战乱中的年头...
评分我们对于抗战和内战的了解,基本都是通过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其实小人物回看历史、了解一个时代,最忌站在时间长河之外,事不关己地那样去看。以前我们看到的那个时期,可能就是饱满有力、充满韧性和毅力的四个大字“救亡图存”,我们想象它们由无数百姓的支持、青年的热血以...
评分这是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中的第二部,即《怒目少年》。翻开此书,文中有句话这样写道:“那年是民国三十一年,我十七岁”。十七岁的少年可能在干什么呢?他可能不需要为衣食所忧,可以在课堂上好好学习,不用担忧其他的事情。然后那年却是1942年,是处于战乱中的年头...
怒目少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