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初中毕来以后,曾经在贵州苗族山区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4年研究生毕业。曾经在江苏扬州师范学辽历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与兼职教授。并曾应邀先后担任香港浸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文化名著导读》、《中国宗教与文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宗教史研究》、《历史与文化理论》、《中国学术经典选读与研究》、《宗教文献概论》、《思想史经典著作研读》等课程。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
页数:375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4
价格:3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2011
丛书系列:三联讲坛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葛兆光 
  • 历史 
  • 学术史 
  • 思想 
  • 学术 
  • 文化史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这份课堂讲录大致可以按内容分为四类:一类是讨论现代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如何能够运用到中国思想是的研究中,这里包括年鉴学派、福柯和后现代历史学;一类是讨论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包括考古发现、文物、图像、甚至地图,主要是想改变过去思想史研究资料狭隘其实是视野狭隘的缺欠;一类是尝试使思想史与其他历史研究领域——比如文明史、知识史、观念史、法律史以及社会史——之间有沟通和互动;一类是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不同的一些想法,比如作者首倡的思想史研究中“加法”和“减法”。此外,在一头一尾,还讨论了近来中国文史学界的一些新变化和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力图在更大的背景上考量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境遇、问题与方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严格来说,我写的这东西不是书评,只是个人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把这本书的两处瑕疵指出来。 1.第166页第4行,“刘统熏”应为“刘统勋”。 2.第200页的脚注中,“万顷”应为“晚清”。 以上两处瑕疵应该是文字录入编辑时搞错了。 本书的...  

评分

作为一个教师,我讲过很多课。 从1984年起我就在大学讲各种课,听众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内容从文献学、史学史、思想史到东亚文化史。如果把这些课的名称开列出来,会是一份蛮长的单子。不过我自己觉得,其中最用心的,就是原本作为“历史与文化理论”课,却被我讲成“思...  

评分

题文不大有关联,姑且拟之。 初编在“博”,续编务“专”。博如“大思想史”或“泛思想史”的取向,即便如我等三重门外(可拟为文献、学术史、国际学界)的门外汉,亦能碰撞出星点火花。专则论包弼德、余英时、沟口雄三、艾德曼等人著作,若非阅过,读后效果确乎是差一些的。还...

评分

为学生着想写的好书。希望其它教授也能有葛教授的良知,去掉那么多条条框框,真正写几本帮学生入门的著作,哪怕把讲义改改出版。。。希望增订再版。 思想史、后现代那么玄那么深的东西,经葛老师点拨,变得十分清晰透明。书中举例也很典型,比如用烛影斧声解释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评分

该讲的标题是“知识史与思想史”,副标题是“以西洋天学进入中国及其对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例”。 看副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怪怪的,怪就怪在“西洋天学”上。说西洋天文学好理解,为什么要用“西洋天学”,没见作者做出说明。说“中国古代天学”这个也好理解,在作者该讲提供的参...  

用户评价

评分

增订版·初编。对本书副标题做一个梳理:所谓视野,葛兆光这里指的是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冲击下,思想史对边缘、底层叙事的关注;而所谓角度则取自福柯对“权力”与“话语”的思考,葛兆光认为过去中国思想史著作基本上是儒家道统、西方近代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叙事的结合体,主要作用是“建立谱系”(书写正当性)和表彰道统(凸显正统),意识形态性很强,因此思想史书写方式的改变本质上是对现有意识形态的反抗;最后,方法则主要借鉴年鉴学派,试图引入地图、档案等新文献、新史料进行研究。在葛兆光看来,王国维的《先公先王考》加上《殷周制度考》的总和是思想史做法的典例。本书说的都没大问题,但是援引现代史学方法去“破”后现代主义,再试图“立”得住,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结合当代大众文化研究,再回头审视本书,很多立论并不真诚。

评分

不错,但废话太多

评分

葛老师每每喜欢提的三个人此本书都有涉及:布罗代尔、福柯、布洛赫。真是很后现代呢。

评分

基本上是对《中国思想史》导论的一个扩充,主要创见前六讲已经叙述的差不离,后面开始主要是具体事例分块进行填充,丰满。收益最大的是前三讲,拜其所赐终于对年鉴学派、福柯以及后现代史观有了皮毛的认识。不过感觉方法论上还是导论更为充实。

评分

葛老师每每喜欢提的三个人此本书都有涉及:布罗代尔、福柯、布洛赫。真是很后现代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