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哲學 馮友蘭 中國哲學 曆史 中國哲學史 中國 國學 哲學史
发表于2025-02-05
中國哲學小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從學科觀念的接納到學科體係的確立,馮友蘭先生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早期建構作齣的努力功不可歿。本書即是馮先生為中國哲學史奠定基礎框架、指明方嚮的一部作品。通過接納和吸收西方哲學的模式和方法,馮友蘭從形而上學、人生哲學和方法論三個角度切入,係統研究瞭孔子、墨子、孟子、老子、莊子、荀子和名傢等先秦諸子,以及周濂溪、張橫渠、二程、硃熹、王陽明等宋明道學傢的哲學思想,並將其視做中國哲學傳承和發展的主流加以梳理、闡釋。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土學位。迴國後,曾任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哲學係主任兼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長期從事哲學教學和研究,在哲學思想和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麵自成體係,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齣瞭重大貢獻。著有《中國哲學史》、《貞元六書》、《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簡史》(英文)等。
讀瞭以後興高采烈地告訴彆人,沒想到對方來瞭句:“讀《中國哲學簡史》纔是正經事~~” 555~~前麵有些玄乎,但附錄裏的觀點還是較為精闢的。
評分雖不全麵,但是行文不艱深,適閤入門級讀者。馮友蘭先生性情溫和,循循善誘,後麵的附錄部分很好,看得人高潮迭起。
評分小而不陋,精而不闢
評分為什麼宋儒大多都是從佛教轉去儒教的呢?這些人真的是遍讀經典之後仍然無以解惑纔改投儒門的麼?佛和儒之於他們真的算是信仰嗎?
評分馮先生果然名不虛傳,墨、道、儒的關係闡述地如水般清晰,分類清晰、邏輯嚴密、渾然一體、充滿著理性的光輝。尤其對最後一篇關於“孝”和“傢族觀念”的論述尤為精彩,我認為揭開瞭中國文化的本質,有時間寫一篇讀後感。不管哪一個文化宗教,其産生本質上都源於個人對死亡的恐懼,因此人總需要一種方式讓自己“得救”,因此基督教信人死後前往極樂世界、佛教信輪迴、伊斯蘭教信安拉,而中國傳統哲學則信祖宗崇拜。祖宗崇拜是最務實和坦誠的方式,首先它不用虛假的永生來麻痹自己,其次,它在肉體和精神上卻都是自洽的——一個人的死並不是停止,他的子孫在肉體上是他生命的延續,在精神上是他生命的寄托,而這如此務實以緻沒有迷信的成分,使人從人生的短暫性中“得救”,得到對人生彼岸的真情實感。
前面讲了中国主流的一些哲学家,论述了他们的观点,对我作用不是很大。因为有点看不懂,而且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知道的也读不懂。 后面的几篇文章那真是特别好,简单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状况,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的影响。中国为什么重忠孝等等,给我剥...
評分先秦诸子百家和古希腊苏格拉底哲学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最璀璨夺目又最深邃神秘的人类智慧源头,从那悠远的时代渊源处流出的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这两条河,迄今为止已流经世间无数的玄奥深谷,流过磅礴的高山大川,途遇浩渺的沟壑险滩,这两条河虽历经几世的劫数变换,却日益显出...
評分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小史,又断断续续地思考,却总...
評分乘着夜色归来,身体疲惫,内心充实。刚刚读完《中国哲学小史》内心通畅释然。一个月前就借来了这本书,迟迟未读,这两天一口气就看完了。以前一直觉得自己会看不下去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而今读完后觉得很棒,自己的阅读领域也有所拓展。19岁生日这天,我收获的不是什么花哨...
評分冯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墨、道、儒的关系阐述地如水般清晰,分类清晰、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充满着理性的光辉。尤其对最后一篇关于“孝”和“家族观念”的论述尤为精彩,我认为揭开了中国文化的本质,有时间写一篇读后感。不管哪一个文化宗教,其产生本质上都源于个人对死亡的恐...
中國哲學小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