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法學 貝卡利亞 刑法 法律 法學經典 論犯罪與刑罰 刑法經典 意大利
发表于2025-03-30
論犯罪與刑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由中國法製齣版社齣版發行,內容包含有對法律的解釋、法律的含混性、犯罪嫌疑人和審判形式等,本書供讀者學習使用。
切薩雷·貝卡裏啞(1738—1794),意大利刑事古典學派的創始人。1738年3月15日生於米蘭一個貴族傢庭,1758年畢業於帕維亞大學,攻讀法律專業。1762年發錶處女作《論米蘭公國1762年貨幣混亂及其救治》。1764年完成《論犯罪與刑罰》,並於當年齣版,由此一舉成名,並為他贏得瞭長久的聲譽。1768年成為米蘭宮廷學校經濟貿易學教授,講授經濟學課程。1771年成為米蘭公共經濟最高委員會成員,先後負責過經濟部門和司法部門。1791年又被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任命為倫巴第刑事立法改革委員會的成員,其間力主廢除死刑。
法學經典
評分算是啓濛的書瞭~~對於我這個刑罰白癡來說,竟然還不難理解~~
評分刑法方嚮必讀經典。當年26歲的貝卡利亞用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影響瞭數個時代的法學界,而他居然是個意大利人!齣於個人興趣重點閱讀的是死刑部分,作為一個堅定的死刑保留贊同者,發現貝卡利亞對於死刑的觀點很有趣。他並非單純從人道角度來呼籲廢除死刑,相反的是,他認為以長期勞役代替瞬間的暴虐更能將懲罰的效果擴大,同時還可以威懾觀者。看起來似乎沒有剝奪生命權,實質上更加稱不上是人道。“煞費苦心、殘酷橫暴的司法手續隻不過是為瞭更穩妥地把我們當做犧牲品”,至少對於當時的司法係統,貝卡利亞是抱持著一份不信任的,較之現在的民眾態度可能更為毫不留情。法律也是政治的一部分,我想大概正是因為這樣,貝卡利亞纔會在法學傢的身份之下不時流露齣政治傢的本色。有機會的話果然還是應該讀一下原作,意大利語不行,英文應該可以吧?
評分算是啓濛的書瞭~~對於我這個刑罰白癡來說,竟然還不難理解~~
評分法學經典
16世纪上半叶,马基雅维利在他的政治思想里谈到了法律对于塑造公民美德的重要性,甚至不惜夸大了立法者的地位。但法治并不是他的压倒性需求,王权才是绝对的纯在。18世纪的欧洲,自诩为“太阳”的君主们已经把他的学说发挥到极致。王庭的阴影下颤栗着的伛偻的身影,同时还在恐...
評分读完了《论犯罪与刑罚》,由衷地为贝卡利亚的远见和睿智所折服,即使书中的很多观点在今人看来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一个生活在18世纪的人来说,能够拥有如此的洞识和前瞻,实在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尤其考虑到当时欧洲仍保留有中世纪的浓厚残余势力和思想。所谓天才,唯有超越...
評分人类的历史总是相似。在书中,即使作者所写的内容、所发生的事件与存在的问题,在过去我们同样经历,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不断上演,正如书中所言:谬误到真理、从光明道黑暗到光明的艰难面可怕的过渡,属于第二个时代。一旦人们的心灵安静下来,一旦焚尽国家的烈火熄灭下来,...
評分有一个基本的法政理念的基础,看这本书还是很容易的,花了两个小时看完,后面一大章的译者评价完全是废话,看得明白的压根不需要解析。不过贝卡利亚能在1764年能写出这样的书,确实很牛逼,至少很多观点如今看来也没过时,不像孟德斯鸠老人家有一堆的东西要推翻。 大致提一下贝...
評分本人是一名法学专业大学生 近期作《论犯罪与刑罚》的书评 特此参照豆瓣上的书评 摘录一些个人认为具有观点价值 突出的viewpoint 立法是一门艺术 一、个人体会与思考 1、世界各国还是有必要保留死刑,特别是对中国来说。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中国法律文化崇尚...
論犯罪與刑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