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傢,編劇,攝影師,文化項目策劃者。
1984年,開始發錶文字,以小說《棋王》著名。其他陸續有劇本、雜文、評論等;1985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駐校作傢;1992年,獲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奬,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駐市作傢;1995年,香港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傢;2000年,颱北駐市作傢;2014年6月,齣版《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一書,獲選中國書業年度圖書。
2005年,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評委;2006年,為《劉小東新作:多米諾》製做圖片記錄和紀錄片;2008年5月,獲邀為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大師課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六月四日:□□□□,三年瞭。
原文:今日六四,三年瞭。
读了《八十年代》后我忽然很想念阿城——以前买过一套作家版的阿城文集,但几次搬家时不知道哪一次就丢了。去淘宝上查一查《威尼斯日记》,发现他的书情看涨,大陆版的旧书要四十一本,台版的要七十。 查建英在访谈中问阿城:“那你自己在八十年代的创作,你就把它...
評分在我的印象里 阿城或许是当前中国这帮文人里面 最有趣的一个 身上透着雅气,眼中透着匪气 他的书我也是见一本买一本 随便什么时候抄起来就能放不下手地看上半天 看多少遍都不烦,都能看出新东西 去年出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里面 那么多人,数他的话最有定力 谁跟他谈文化,都...
評分二十年前的作品,终于等到了新版,可惜还是一部删节的版本。虽然删节的部分极少,心理上还是有白璧微瑕之憾。 阿城的文字凝练从容,像明清的笔记小说。原来看《聊斋志异》,觉得蒲松龄写的真是简洁,后来才发现,明清笔记小说里,蒲松龄算饶舌的一类。不过,文章还是要有一些修...
評分阿城如散仙,于水城往来自如。笔意散淡,真气流露,点点滴滴,集腋成裘。贯穿古今,会通三界,不等着数用老,闪转腾挪,好看不累。如古人笔记,也有今人博客风度,最宜明日和风,于树下闲读,会意处仰天朗笑,看青天白云。
評分阿城博學多纔,對生活世俗又處處是興趣。交友廣泛,典故趣事信手拈來。文字老辣、又精煉。讀這樣的書,身心是一種享受。
评分阿城曾說他討厭小說有“小說腔”,但他寫起散文來全都是木心式的“散文腔”,讀著讀著就覺得油膩起來。他的小說雖然也是不動聲色,卻有一份悲憫的底色,散文卻幾乎全都是趣味。海子說:“我恨東方詩人的文人氣質,他們把一切都變成趣味。”……但他做不到齣世,偏偏又要談幾句政治,反而顯得更加局促和乏味瞭。
评分遊記和日記稍不留神就會變成記帳體。好在,這樣的記平常生活的內容,因為有瞭廣泛的知識麵,深厚的文化見解,纔能在平常的日子中講齣引人好奇的故事來。日子都是無聊的,隻看過的人如何看待與拓展它瞭,阿城還是有趣的。
评分真心佩服阿城的知識體係,就這麼待在威尼斯寫博客一般的日記,當時網絡條件也不如現今如此發達,依然可以東拉西扯各路見聞,但又成竹在胸。真羨慕這種博聞強識。阿城在這本書裏轉述瞭一些不見經傳的古書軼事,古文我是沒那個本事看下去,好在阿城轉述的古文篇章饒有趣味,也算通瞭一點古韻。這樣的書讓我想起蔣方舟的《東京一年》,大傢寫這種外國旅居隨筆贊賞居多,而年輕作者寫(同時寫得也不錯)則被斥為騙錢……
评分隻是一些生活散記,卻讓人在這些日常瑣碎中,觸摸到一個更加真實、有味道的威尼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