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文學理論 隱喻 張沛 語言學 比較文學 文學研究 比較詩學 文學
发表于2025-02-09
隱喻的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該書提供瞭具有代錶性的中西隱喻研究資料;書中界定瞭隱喻研究的曆史分期、領域以及類型;從隱喻的轉換生成特性進行瞭考察等內容。
或是相當於90s最高水平的綜述,“本書遵循曆史(現實)與精神(思維)同步發展的規律,以修辭與認知的衝突與和解為中軸,匯通中西方的隱喻研究成果,分彆從修辭學、(狹義)詩學、語言哲學以及認識論—存在論哲學等四個維度入手,對隱喻的轉換生成特性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力求證明隱喻是不斷轉換生成的有機存在。”材料豐富,梳理起來也算有想法,中外比較的章節甚至都不顯得很刻意攀附,但也確實有些非常材料陳舊,以學科為視角劃分理論的依據也並不特明智(對很多學科的理解本來也很一般,把諸理論嚮“隱喻”匯聚本身也不算很討巧(一切皆社會、萬物皆經濟那些不可證僞的巨型理論更糟得多),不過can't expect more),距離“整閤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的混沌”更是極遙遠。(這種要全科綜閤、八脈打通的架勢是錢鍾書傳下來的風尚麼)
評分束定芳的《隱喻學研究》跟這個一比簡直弱爆瞭~~
評分完全沒有看懂,看瞭前麵,看不懂後麵,看完後麵,前麵也忘瞭。比較文學好難啊。
評分隱喻既是修辭之母,也是思維方式的基底:210“從發生學意義上講,它是人類童年(原始人或兒童)的思維方式,因此它是一種“原始思維”;就其非理性、非邏輯的工作機製而言,它是一種“秘索思”(神話思維);它是理性的感性“源文件”和人類初步“格式化”客觀現實的驅動程序,在此意義上講它又是人類認知生活所依賴的“概念隱喻”;作為思維的母源,它不但以被否定(揚棄)而“在場”,並且在思維進化過程中持存自身,因此它又是一種版隨性的“野生思維”;最後,理性思維必須通過隱喻方式二刷新舊有思維模式、創造“新科學”實現人類思維的自我超越,因此它又是一種前瞻的、超驗的“詩性思維”。”隱喻圍繞著美(情感-修辭)與真(邏輯-認知)的衝突與和解而不斷生成轉換: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與存在一也。“想像”應作“想象”。沛公中文很好。
評分沛公博士論文2.0版本。既是我的本科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之一,也讓我和語言和解瞭。感謝沛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隱喻的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