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村上春树 日本 纪实文学 日本文学 纪实 奥姆真理教 小说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2-25
在约定的场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地下》的续集,亦为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实录。继采访东京沙林毒气事件被害者之后,作者又于1997年对多名奥姆真理教原信徒进行采访,了解邪教组织的内部情况和信徒的精神世界,提出疗救的主张。
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
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
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在地铁毒气事件中,很多奥姆教徒处于尴尬地位。他们既不是幕后的操控者,又不能像普通民众一样置身事外。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思考,却不能从生命中获得答案,他们和千千万万迷茫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评分翻译太差减分。和原教徒的陈述共鸣很深。宗教可以给偏离现世价值观人群最有力的庇护,但这对个人而言是很消极的解决方式,在此之上的避世更是无穷贻害。时代运转加快,边缘群体增大,群体末世观(当年的诺查丹玛斯,现在的2012)不断往复,社会必须变得更包容,给予边缘群体足够保障(文学艺术,保障救济金),不然同样的悲剧只会越来越频繁。
评分《地下》和《在约定的场所》比后来创作出的一系列受沙林毒气事件影响的小说好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评分除了信教,他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评分这本书比地下1的价值要大得多,而且他的主旨实际是在于“麻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奥姆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人丧失人性”,我觉得这才是纪实文学应该去探讨的问题——奇怪不能理解的现象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个环节,隐藏了多少的心理因素……人也许会做出相同的动作,但做出这动作背后的心理一定决然不同
地下的后篇,第一部是受害者的访谈,第二部是奥姆真理教的教徒访谈。选了八个人,六男两女,只有一个是高中生出家,其他都是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后出家成为教徒,奥姆真理教以佛教为底子,又糅合藏传佛教一些原始教义,后期开始变得很极端。八个人都属于不幸福那一个阶层,或者...
评分昨年也是在这个时候有幸阅读了村上的《地下》,而近日在读《在约定的场所》的过程里,内心煎熬十分复杂。 两部作品的交相呼应贯穿始终,这样写实的纪实文学,对于一个村上文学的喜爱者,真是一件莫大的精神愉悦,从村上的字里行间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日本社会。 无疑地讲,《...
评分看完《地下》然后迫不及待的买了这本书来看的。《地下》给人的感觉是拉拉杂杂,没完没了,并没有体会到如村上所言的对人的乐趣。反而这本书给人的印象更深入。 对个人来说是个很大的启发。进入奥姆真理教的人内里都有一块神圣的净土,那里与世俗里的混乱、烦恼水火不...
评分一本关于奥姆真理教中八位信徒(原新图)与村上春树的访谈录。 书中的主人公们都算年轻,他们在入信之前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生,其中不乏社会精英。对现世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教团内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共同点。 他们对生活所怀抱的不满不是鸡...
评分读杨照先生的《推理之门由此进》的钱德勒硬汉侦探章,提到村上春树运用了从hard-boiled dectives处一脉相承而来的“地对地”访谈法,并找到了我们和恶徒最为大相径庭处:恶徒们不读小说,缺乏从虚构中走出接受不那么完美的现实世界的经验。对“地对地”访谈法以及访谈内容产生...
在约定的场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