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读

生死朗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哈德·施林克,1944年生。在海德堡及柏林学习法律。1992年起任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并兼任北莱-威州宪法法官。又是作家,曾出版小说多种,其中以《朗读者》最为著名,是首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冠军的德国小说。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 本哈德·施林克
出品人:
页数:203
译者:姚仲珍
出版时间:2000-03
价格:10.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57024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德国 
  • 小说 
  • 生死朗读 
  • 本哈德·施林克 
  • 外国文学 
  • 德国文学 
  • 纳粹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生死朗读》以叙事人米夏尔・白格的视角记录了纳粹集中营女看守汉娜・ 史密芝的个人史。米夏尔15岁时遇见36岁的汉娜,两人保持了一段有畸形色彩的性爱关系。正在热烈之时,汉娜却神秘失踪了,唯剩下米夏尔怅然若失。汉娜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女人,喜欢听米夏尔为她朗读文学书籍,除此之外米夏尔对汉娜几乎一无所知。直至米夏尔升入大学,作为法律系学生参与法庭实习,在旁听审判纳粹集中营罪犯时,方知汉娜的真实身份。

如果说少年时对汉娜母性的畸恋仅是一段插曲,那么对汉娜的审讯则影响了米夏尔的一生。悲剧是出其不意地揭开的。在法庭上,面对证据――――一份至关重要的、向纳粹上司的报告,法官要求汉娜作笔迹鉴定。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文盲,她居然承认是自己撰写了那份报告,从而成为二战末期一场犹太人悲剧的责任承担者,被判处终身监禁,18年后被赦免。18年中米夏尔经历了种种变迁,仍关注着狱中的汉娜,并给她寄去了一卷又一卷他朗读的文学名著录音带。不料,在汉娜出狱的前一天,她却以自缢的方式在黎明时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Der Vorleser是某年读德语班是老师推荐的读物,每天上课讨论一章。后来这本书成为我最钟爱的德语小说之一。因为作者Schlink是一位法律学教授,本书很多部分是围绕二战后审理战犯的情节展开的。初看时有些无聊,但坚持读下去会发现这本书更多是关于幸福、自由、尊严、救赎……或...  

评分

评分

Der Vorleser《朗读者》纪念版 除夕28号,又是汉唐优惠日。土产全家逛书店,各人跑去自己喜欢的楼层看书。本来我是去看余光中的那本散文集,路过译林浩翰的书架,看到了卡尔维诺文集里面上次没有的《寒冬夜行人》……寒……这个翻译啊……就不能说《如果冬夜,一个旅人》...  

评分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德国人才刚刚从之前的那种集体的狂热中清醒过来,冷战的铁幕又旋而落下,德国东西分裂,那是个很混乱的年代. 女主人公叫汉娜,是个文盲,36岁,未婚,也没什么钱,长得也一般,做列车售票员的工作.总之,她没什么社会地位.她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种羞耻之中,活...  

评分

从小说到银幕的颠簸旅程中,经常丢失一些作者的东西,又经常夹带进编剧和导演的私货。原作者经常丢失的东西,是“感觉”,文字所呈现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在银幕上只有前二者可以得到满足乃至大大的满足,可是对于后三者的表现,技术尚不到位,乏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译本比新版的翻译得好太多了,几乎一夜读完,比电影震撼和完整

评分

当天变长的时候,我读的时间也长些,为的是在黄昏时与她上床。当她在我怀里入睡,院子里的锯木声沉默下来,乌鸦在唱歌,厨房里也只剩下越来越淡的和越来越黯的颜色时,我也沉浸在无限幸福之中。

评分

完美的作品 深不见底 那一颗星别误会 扣在那该死的序言 以后读小说可千万不能再读序了 完全是剧透

评分

他们在大街上拥抱,然后在墓碑前告别。一个侧面的集中营,一出侧面的爱情。

评分

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汉娜·阿伦特笔下的“平庸之恶”与本哈德·施林克反思“第三帝国”的国民麻木不仁、拒绝思考、妥协服从nazi所造成的心灵荒漠之恶果。事实上,大陸沦陷后1957一1977的悲剧和之后沿续至今的国民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缺乏思考的现状,如出一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