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法國著名的作傢、散文傢和詩人,20世紀最傑齣的小說傢之一,曾被傳記作傢譽為“纔華橫溢、得奬無數、重寫希臘史、新寓言小說大師”。
生平經曆:她於1903年6月8日齣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自青年時代起,尤瑟納爾即長期奔走於歐洲多國和美加之間,並堅持用法語寫作。1934年,尤瑟納爾遇到瞭與她同齡的美國女子格雷斯,這次相識對尤瑟納爾的一生至關重要,其後40年裏,格雷斯成為瞭尤瑟納爾的生活伴侶及其作品主要的英譯者。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尤瑟納爾移居美國,並於1947年成為美國公民。在1987年她準備再次遠行時,不幸腦溢血突發,於1987年12月17日卒於美國緬因州的東北港。
代錶作品:尤瑟納爾著述頗豐,最著名的小說是《哈德良迴憶錄》,另一本曆史題材的小說 L'Oeuvre au noir (法文原書名為<苦煉>),1971年,發錶瞭關於三島由紀夫的論文《 [三島由紀夫]:或者空虛的視野》,此外,她還是一位文筆優美的翻譯傢,曾經翻譯過希臘詩人、英語作傢亨利•詹姆斯和維吉妮婭•伍爾芙等人的作品,《深邃的江,陰暗的河》1964年,《王冠與竪琴》1979年),作為思想深刻的文論傢、批評傢,《時間,這偉大的雕刻傢》是她這方麵的代錶作。
寫作風格:讓•勃洛特在《尤瑟納爾論》中所說:“她作品中最缺少的東西似乎顯而易見:沒有作者。”這一特點貫穿瞭尤瑟納爾全部小說創作。與她的同時代人尤其是同為女性的作傢比較一下,也許更能顯示區彆:波伏瓦或杜拉斯是喧囂的,尤瑟納爾則是緘默的;她們站在聚光燈下,而她置身黑暗之中。
此外,尤瑟納爾所寫通常被稱為“曆史小說”,該名目說明存在著一個麵對過去亦即位於曆史之外的點;作傢藉此立足,由此齣發,描述那些曾經有過或沒有過的事件與人物;此時他所擔當的正是前述“中間人”的角色。尤瑟納爾則取消瞭這一立足點或齣發點,或者說把它移到曆史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講,她寫的是“曆史的現實小說”。從根本上講,尤瑟納爾並不針對一時一地寫作,她所麵對的是整個人類曆史,從中尋找或創造與自己在思想與心靈上對稱的角色。尤瑟納爾與她筆下的哈德良、澤農等人息息相通,承受同一命運,享有同一精神世界;此種契閤,超越古今而長存。
獲得榮耀:1980年尤瑟納爾被選入法蘭西學院,成為法蘭西學院300多年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法國曆史上第一位“綠袍加身”的女性不朽者。法蘭西學院為其典禮緻辭曰,“但願我們三百五十年來選齣的男人全都具有您這樣一位婦女的廣博的纔華”。1986年,她被授予法國第三級榮譽勛位和美國藝術傢俱樂部的文學奬章。
譯者簡介
段映虹,女,現為深圳大學文學院中文係和法語教研室副教授。曾於1994年至1996年就讀於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獲比較文學DEA文憑。1998年1月在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為法國文學(作傢尤瑟納爾研究)、敘述學、符號學、西方文藝理論。有若乾論文在《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等核心刊物發錶,主要論著有《〈哈德裏安迴憶錄〉和〈苦煉〉中的曆史與人類命運》等,譯著有《尤瑟納爾傳》等。曾承擔教育部“資助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尤瑟納爾小說研究》。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國際尤瑟納爾研究會會員。
《苦煉》以16世紀動蕩不安的歐洲社會為背景,但透過歲月的多棱鏡,卻摺射齣瞭人類命運始終麵臨的一些根本問題。整個小說裏,火是澤農化身,澤農與火之間是一種內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聯係。在眾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識之火很早就喚起瞭他的強烈的求知欲以及永不滿足的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好奇心。普羅米修斯神話的第二個陷喻形象即具有錘煉和再造功能的冶煉之火。對於煉丹師澤農而言,火是主宰物質的手段和形式,也是統治世界的工具;同時,火改造物質的功能加速瞭物質的變革和自然界的時間節奏。冶煉之火賦予人以破壞時間規律的神聖權力。這種超越人類條件並擁有神聖力量的願望和夢想與澤農在所有領域的反叛精神是相輔相成的。
此书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泽农的命运?中世纪的一段历史或者一个人的遭遇?或者是通过泽农的故事阐述其哲学思想?也许以上皆是。 我个人感觉这是一部流浪体小说,以泽农为主,带出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的风土人情(如同小说版的《这些中世纪的人》)。而第一部份“漂泊生...
評分面对你我身上都具有的愚蠢、贪欲、粗暴乃至卑劣,既能敏锐而毫不留情地指出,又能宽容地谅解这些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漫不经心的人们,容忍他们身上的种种缺陷,痛惜他们遭受的种种不幸,即使在最残酷黯淡的时刻也决不放弃改善我们自身和周围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并耐心等待人...
評分我願意將這本書與卡拉馬佐夫相提並論,一個是關於上帝的存在,一個是關於異教的臨界。少時,澤農順著風捧蛋殼在沙丘上奔跑,任其如小鳥一樣飛舞,連綿不盡的麯綫和斷斷續續的直綫讓奔跑變得復雜,而他的一生都像在做著這樣的遊戲。自以為遇到什麼樣的上帝和時代都隨遇而安,半個世紀以來早已看見好幾代思想化為塵埃,聽任時代在自己的理解力上留下某些印記。其實無論是對世界還是對人自身的認識,澤農都不會接受現成的概念,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用畢生的觀察、實踐和思考來努力獲得接近於真理的知識。這個準備逃亡的人被關閉再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裏,與他那些相似的世界裏逃亡的同類分隔開來。一係列相似的世界,一係列哲學傢在其中像囚犯一樣生和死,他微笑著看著鏡中的小人一同被推嚮刑場。這就是我們跟隨澤農能走到的最遠的地方。
评分中午吃飯路過書店,在舊書堆裏淘齣來,全新,隻要14塊。看完,覺得撿瞭好大的便宜啊。
评分典型的意大利陰謀傢、典型的再洗禮派教徒、典型的銀行傢、典型的手工業者、典型的軍人、典型的外科醫生……如此多典型的人物聚集起來,且命運明顯地為各自的典型性左右。高度真實的矯飾。最終我感到不再是人物、而是一個被壓縮的時代的一個個側麵無可避免地碰撞在一起。
评分永恒的澤農。07.07-07.15
评分非常豐富,不可不重讀的大作,在這樣一部作品麵前,風格、手法統統不值一提,尤瑟納爾顯然不是那種沉醉於“怎麼寫”“怎麼錶達”的作傢,而是怎麼“看”怎麼觀察,“始終要調整好手中望遠鏡鏡片的準確焦距,纔能將遠處的東西拉進觀察”而這些之後最難能可貴的是“長期觀察”,一生都在走近她的人物,但不打擾他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