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劉小楓 政治哲學 現代性 現當代中國 哲學 思想史 經典與解釋 劉小楓老師
发表于2025-05-16
現代性與現代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源於作者劉小楓齣版於20年前(即1998年)的舊作《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的後半部分。修訂版延續瞭舊有的觀點,修改瞭一些語詞、句子和標點,使得錶達更為準確,注釋方式也盡可能符閤現在的格式規範。
本書力求通過進入現代性問題的縱深來討論迄今的社會理論的問題性。作者具有非常明確的問題意識,其思路是帶著中國問題進入西方問題再返迴中國問題。
20年前此書初版時,在學界引發極大反響,甚至有人評論說:“本書無疑是劉小楓最具有創造性的著作,他似乎揭開瞭為所有中國學者所熱切關注的現代性的真正本質。”20年後,在當今中國的快速發展和日益全球化背景下,此書的學術意義愈加彰顯。
劉小楓教授(1956-),男,重慶人,1978.09—1982.07 就讀於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1982.09-1985.01 就讀於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導師:宗白華,甘霖);1989.04—1993.07 就讀於瑞士巴塞爾大學,獲哲學博士(Heinrich Ott)。
曾任深圳大學中文係副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兼職有:
(1)德國波恩大學漢學係客座教授(2002)
(2)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研究員(1995)
(3)中山大學“逸仙”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2012)
(4)牛津大學齣版社(中文學術齣版) 顧問(1995年以來)
(5)中國現象學學會 執行委員(1995-2001)
(6)香港現象學學會 秘書長(1995-2001)
(7)香港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課題 審定顧問(1995-1998)
(8)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職博導(1994-2003)
(9)中國比較古典學學會會長(2011年至今)
主要學術著作有:《詩化哲學》、《拯救與逍遙》、《走嚮十字架上的真》、《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個體信仰與文化理論》、《沉重的肉身》、《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刺蝟的溫順》、《聖靈降臨的敘事》、《重啓古典詩學》、《揀盡寒枝》、《設計共和》、《共和與經綸》、《睇視之光》、《比較古典學發凡》、《王有所成》等,編修有《凱若斯》,譯有《柏拉圖的<會飲>》(華夏,2003)。代錶性論文有:(1)《王有所成》,颱灣《哲學與文化》捲四十;(2)《政製與王者》,《求是學刊》,2013年第2期;(3)《盧剋萊修的詩性啓濛——<物性論>捲三行978-1023繹讀》,《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第1期等等。
現在研究方嚮 為古典詩學、古典語文學等。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係及“古典詩學實驗班”開設如下課程: 文藝學原理與古典詩學、古典詩學原著講疏、古希臘語文學導引、古典拉丁語文學導引、古典學引論等。科研項目:有(1)“經典與解釋:柏拉圖注疏集”,中國人民大學重大基礎研究計劃(2010至今);(2)“基督教與西方古典傳統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地重大項目(2010-2013)主編《經典與解釋》(CSSCI輯刊);“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叢書主編、“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等多套大型叢書。
一直倡導建立中國自己的古典學,又提齣”新國父論“等極富爭議的理論,是當代中國思想界最重要的學者之一。
1.“在知識的靈霄寶殿裏,'主義'寥寥無幾。”;2.身體現象學:身體感受的顯現,與他者距離的迷亂是審美領域最顯著的“現代”;3.政黨倫理産生政治不平等,在政黨倫理産生並轉化成國傢倫理的過程中,多樣化的精英來源相互妒忌産生怨恨,為發泄怨恨,産生極左的錶達政治忠誠的行為,最終政黨國傢無力承擔社會倫理正當性的論證;4.“上帝已死”,政黨想成為上帝不可得。
評分唔....字是都認識,連起來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或許這就是現象學的魅力。
評分用瞭近一個月來啃這本書,雖然還是有很多不懂的盲區,但模糊有瞭個概念,之後有機會還會重讀。當一些事實被高度抽象概念化之後難免會有些晦澀,但也會更加具有普遍意義。身位/知識總是植根在個體的生存狀態之中/脫魅過程/宗教審美主義/身體處身性/社會感覺學(社會審美學)/漂浮性狀態/怨恨/奴隸道德/愛的自由行動/政黨倫理化/群眾社會/國族動員/身份差序格局/理念符號/提供證據的重負/超世宗教-現世宗教/超驗的落腳點/認信決斷/ 記下一些詞組,以備復習
評分第三章是真敢寫啊……
評分唔....字是都認識,連起來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或許這就是現象學的魅力。
刘小枫这本书关注核心点并非现代化本身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而是从知识社会学或学术史的角度讨论现代性价值产生的历史语境分析,他所关心的是现代价值如何被型塑,现代性观念又是如何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尤其是人性、理性、普遍主义、历史主义、工业主义等取代原有的...
評分本书无疑是刘小枫最具有创造性的著作,他似乎揭开了为所有中国学者所热切关注的现代性的真正本质,当然,刘小枫适当的引用现象学的术语(一个绝妙的误读),告诉我们所谓现代性,就是没有本质,正如胡塞尔反复强调的一样,“现象就是本质”,现代性社会的一切现象就是它的本...
評分文章来源:《学术思想评论》,第4辑(1998年) “现代学”不是一门“学科”,而是社会理论中的一种思想行动,就像哲学中的现象学,显然不等于哲学“学科”,或者,对哲学也还有别的理解,但现象学宣称,哲学应该是现象学的思想行动,这与分析哲学的哲学宣称没有分别。我所谓的...
評分文化政治与现代性问题之真伪——兼评张旭东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作者:高全喜 作为现时代的中国学人,谈史叙今,讲学论道,总是难免置身于所谓“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语境之中,总是把历史、文化、 政治等诸多问题纠缠在一起,说起来自己的一些文章和演讲...
評分在从浪漫主义哲学走向神学后,刘小枫选择到巴塞尔去攻读神学博士学位,九三年学成归国,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在基督教研究中心组织编译西方基督教论著,人们本以为他会沿着神学研究的路径,继续纵深研究。但是,三年后刘小枫抛出了一部社会理论研究《现代性理论绪论》,这让很...
現代性與現代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