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斯东,1909-1989,美国著名左派报人。毕生从事新闻工作65年,先后为美国八家报刊(主要是中间偏左的报刊)工作,担任过记者、编辑,撰写过社论。冷战期间,这些报刊相继停刊,没有一家主流报刊敢雇佣他。他以6500元的资金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周刊,一不靠广告收入,二不靠财团资助,一人身兼发行、主编、校对数职,居然维持了19年,订户由5千增至7万,最后只因他的健康原因才停刊。可谓世界新闻史上的奇迹。
作者从70岁后,为了继续从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理论探索,居然重新学习希腊文,并穷十年之功研究苏格拉底的死因。本书是作者的最后绝作,也确立了作者“苏学家”的地位。
雅典民主传统是西方文明的骄傲。然而它也不是永远宽容的。苏格拉底的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而且使信封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奥斯神的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
左翼记者I.F.Stone的<The Trial of Socrates>的大体观点是苏格拉底活该死于挑战开放的雅典社会,这与二十世纪中期与后现代主义一同产生的反现代性的保守主义(例如施特劳斯)倒是显得有些殊途同归.如果说苏格拉底死于"挑战自由民主的雅典城邦"或不信城邦的神或违背所谓城邦与哲...
评分终于读完了,读这本书真的要命。 怎么说呢,个人觉得作者还是很严谨的,用词的翻译,资料文献的查阅,都很细致,但是毕竟雅典时代的事情,能流传下来的实在太少又得之不易,书里的苏格拉底是不是真正的苏格拉底?是多少?我们虽然无从得知,但是这本书里塑造的苏格拉底还是比较...
评分 评分如果你能够穿越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来到古希腊的雅典城,并经常在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走,或许会遇到一个衣衫褴褛、光着脚丫的男人。他长着一个扁扁的鼻子,肚子大大的,光是长相丑陋就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举止更是不同凡响:时而呆立在某个墙角或者广场上一动不...
评分斯东是个有良心的好记者,但肯定不是个好的哲学家,更严重一点,他甚至不能理解哲学家.
评分即使冠着骇人的题目,报人写的书也总是比较好看,很好的"火车读物".但还是有些受不了美国人的罗圈话,唧歪重复
评分斯东是个有良心的好记者,但肯定不是个好的哲学家,更严重一点,他甚至不能理解哲学家.
评分即使冠着骇人的题目,报人写的书也总是比较好看,很好的"火车读物".但还是有些受不了美国人的罗圈话,唧歪重复
评分的确不能说作者是个哲学家。 “政治正确”的立场和错误的论证相伴,偶有似乎深刻的见识闪耀在浮浅的感慨中间。整本书充满了当代——也就是自由民主的时代——的激情和偏见,严肃而真诚的激情和偏见。作者很显然是这个时代一般人中的“中坚”,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一个人。看了这本书,可以很好地理解“世人”何以不喜欢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而雅典人判苏死刑,实在是“合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