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民主传统是西方文明的骄傲。然而它也不是永远宽容的。苏格拉底的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而且使信封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奥斯神的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
I.F.斯东,1909-1989,美国著名左派报人。毕生从事新闻工作65年,先后为美国八家报刊(主要是中间偏左的报刊)工作,担任过记者、编辑,撰写过社论。冷战期间,这些报刊相继停刊,没有一家主流报刊敢雇佣他。他以6500元的资金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周刊,一不靠广告收入,二不靠财团资助,一人身兼发行、主编、校对数职,居然维持了19年,订户由5千增至7万,最后只因他的健康原因才停刊。可谓世界新闻史上的奇迹。
作者从70岁后,为了继续从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理论探索,居然重新学习希腊文,并穷十年之功研究苏格拉底的死因。本书是作者的最后绝作,也确立了作者“苏学家”的地位。
美国左派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谈到了一个话题:在公元前416年,在雅典发动对米洛斯的屠城行动中,苏格拉底未起到任何作用——任由公民大会通过了决议,屠杀米洛斯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并把妇女和儿童贩卖为奴隶——言下之意为苏格拉底缺乏基本道德。与之相比,公元前42...
评分两年前,我从雅典卫城向下望去,导游指着远方的两个小土丘说,一个是希腊公民举行第一次议会的地方,另一个就是当年审判苏格拉底的现场。希腊导游在说出这两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时就象是在说今天早上在菜市场碰见老张小李那样轻描淡写,让我顿时觉得千年的文明随着那...
评分作者的所有研究倾向性都很强,他自始提出的问题其实出于他并未理解希腊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虽然他搜集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但是因为这个关键的缺陷,全书并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论点,并且把大量篇幅花在为雅典“民主”的辩护上。而没有真正弄清楚...
评分两年前,我从雅典卫城向下望去,导游指着远方的两个小土丘说,一个是希腊公民举行第一次议会的地方,另一个就是当年审判苏格拉底的现场。希腊导游在说出这两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时就象是在说今天早上在菜市场碰见老张小李那样轻描淡写,让我顿时觉得千年的文明随着那...
评分董乐山的翻译有失水准啊。
评分为了保证民主政体的施行,他们杀害了反对民主的苏格拉底,这恐怕是自由雅典历史上的最大污点。苏格拉底之死虽然说不上杀身成仁,但却可称得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敢为言论自由献身的哲人。多数人的暴政和少数人的暴政同样值得警惕。译笔佳。09.8.9
评分很严谨的考据和研学态度
评分的确不能说作者是个哲学家。 “政治正确”的立场和错误的论证相伴,偶有似乎深刻的见识闪耀在浮浅的感慨中间。整本书充满了当代——也就是自由民主的时代——的激情和偏见,严肃而真诚的激情和偏见。作者很显然是这个时代一般人中的“中坚”,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一个人。看了这本书,可以很好地理解“世人”何以不喜欢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而雅典人判苏死刑,实在是“合理的”。
评分通过这本书很好了解了苏格拉底之前和之后的一些哲学观点。但是感觉作者有点太主观,抓住一点不能作准的小事不放,狠批苏格拉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