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e Durkheim (1858-1917)涂尔干(杜尔克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自杀论》旨在说明:即便是看起来完全属于个人意志的自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产物、被社会事实所决定的。而且,此现象可以被经验的描述出来。 著作的导论已为本书定下基调,证明本书对自杀的研究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的是可能影响群体而不是影响个人的原因,所以与心理...
评分一、引言 所谓自杀是指凡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涂尔干把实证主义思想结合自杀现象,继而驳斥了以往关于自杀产生的种种原因。在本书中阐述了自杀虽然看上去是完全属于个人意志的自杀,但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社会的产...
评分 评分1988年出版的本子,纸页已然泛黄,翻动之间偶然能见到前人留下的印记,淡漠的铅笔痕迹不知经历了多少时光。345页的厚度,讨论的却是最不轻松的话题;用数字解构现象,用科学剖析死亡,杜尔凯姆的智慧灌注在每一行逻辑清晰的思辨反驳中,冷静得有些残酷的笔,却绽放出睿智与...
评分[按]这里摘抄的是一些警句式的观点,并不是为了反映本书对自杀原因的论证。作为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在19世纪表现出的高度冷静客观看待社会现象的态度令人叹服。 因为宗教社会不是通过交换和彼此服务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世俗联系包含着种种差别并且是以差别为前提的联...
经典就是经典。
评分经典就是经典。
评分有点看不懂╮(╯_╰)╭
评分有点看不懂╮(╯_╰)╭
评分真·实证主义之统计表格大赏(x),处处都还是透露出关注社会事实本身的倾向...竟然还有点正能量? 精神错乱的自杀并非所有类型的自杀,将个人自杀与社会事实建立连结。 对利己型自杀,不能切断与社会的联系而过于关注狭窄的个人世界,积极构建起不同层面的社会生活。 对利他性自杀,反思现代世界人性的真正构成应该是既有自我的自身世界和个性的部分,同时也要有对这些自我的一种有机性的限定,只有个体充分分享了自我的存在的空间和整体社会构造而给出的义务和规则,才是一个健康的、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极端的陷入自我和极端的取消自我都是一种病态的状态。 潜在的灾难与危机会使人产生失范型自杀倾向,这时只有人们通过最具体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归宿感、依恋感、才能使自己真正融入到最具体的社会之中成就自己的人格和个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