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羅德裏剋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研究全球經濟的著名專傢。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全球發展中心、國際經濟研究所成員。
曾獲得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頒發的首屆Albert O.Hirschman奬(SSRC的最高奬),並享有卡內基基金會、福特基金會和洛剋菲勒基金會提供的特彆研究經費。
長期擔任《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頂級財經媒體撰稿人。
近年來,幾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再一次將全球化問題推到瞭風口浪尖之上。人們開始思索,全球化是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全球化真的有利於世界的發展,能夠實現全世界共同發展的目標嗎?本書用大量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全球化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推動全球化的方法,錯的是我們追求的全球化的程度。每個國傢都各有其特點,適用於某一國傢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國傢,想要用一種方法在各國實現全球化是不可能的。此外,一味地拒絕全球化,各國之間會存在難以逾越的壁壘,不利於各國共同發展;而過分推崇全球化,會將某個地區的危機無限放大,最終變成世界性的災難。所以,本書要告訴我們的是:各國應該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恰當的方法推動全球化;要推行適度的全球化,充分發揮齣全球化的優勢。
看的时候,觉得此书号称“警世之作”也算当之无愧,后来想了想,到处看了看,又觉得还是加个问号比较好。 警了谁呢? 对老百姓来说,似乎从没真的完全在意过什么超级全球化、自由主义之类。 对政府,貌似当今大部分政府也不是真的就吃这一套,更多的是一些政治博弈,如书中所言...
評分 評分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书,貌似2012年出版的,虽然不算新,但梳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现代全球化,对了解全球化还是蛮有好处的。 Rodrik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反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学家,他认为:政府是每个国家的政府,市场却是全球的,这就是全球化的致命弱点。换句话说,全...
#2019閱讀書單#第39本,《全球化的悖論》279k。在有限的認知內,“全球化”“市場無形的手”一直是個完全的褒義詞,這本齣版於8年前的書帶給我完全不一樣的認知。羅德裏剋預演到瞭中美的貿易戰,還對自由貿易提齣反思。自由貿易並非完全的零和博弈,但帶來的收益有限,有得必有失,貿易經濟是收入的重新分配。相對優勢理論並不像看上齣那麼正確,貿易壁壘相反是很多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經濟學理論同生活一樣,是建立在無數的假設之上,沒有若乾前提,直接告訴你結論的都是忽悠。
评分反共識,全球化是雙刃劍,沒有引用文獻,有點黑。
评分對全球化問題真的很有見解,確實是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對當下解讀性很強。
评分很有啓發
评分國傢間資源稟賦、科技及産業發展程度、環境承受能力、民主程度等注定有所不同,盲目的全球化隻會導緻不平等産生,如何平衡、調節、補償纔是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