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传》(1937–39/1943 )为历史哲理剧,以17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生平为题材,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和20世纪现实斗争结合起来,表现在新旧交替时刻,科学与愚昧、变革与反动之间的争斗。
没想到这本书豆瓣直接弹出来一千零一夜的标签,看来不少人从那过来。对我来说,要是不看梁文道的那几集介绍,直接看这本书会少很多收获。尤其对布莱希特作品风格的了解和体会。看一本书还是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经历等等,不然很多东西没法理解,没法欣赏,就像伟...
评分伽利略一再抬高理性和科学的价值,又把自己逐出科学行列——对他而言,对科学神圣的尊重使他不能容忍自己的背叛,也拒绝了学生安德烈亚的解释。直面自己的丑陋,不对世人掩饰,自己建造伊甸园,又把自己从里面逐出,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和勇气啊。 而更加可贵的是,伽利略不是道学...
评分没想到这本书豆瓣直接弹出来一千零一夜的标签,看来不少人从那过来。对我来说,要是不看梁文道的那几集介绍,直接看这本书会少很多收获。尤其对布莱希特作品风格的了解和体会。看一本书还是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经历等等,不然很多东西没法理解,没法欣赏,就像伟...
评分一年前写作课的论文作业,正好想起来了就贴上吧 周三早上我上马哲还是毛概时候在看《卡拉尔大娘的枪》,看完我就在想,这不就是奥尼尔《在交战区》加上沁孤《骑马下海的人》嘛。晚上看《戏剧工具篇》的时候,看到137页布莱希特自己就写“B……来自沁孤独幕剧的短剧《卡拉尔大娘...
评分《伽利略传》一共有三版,第一版写于1938年布莱希特流亡丹麦期间。布莱希特想通过伽利略的故事传递对科学伦理问题的担忧。他害怕对事物本质了解深入的同时,人们忘记对人的本质继续深入了解。第二版写于1944-1947年间,他看到了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爆炸。这使得他在剧作中加入了...
大学时读的,黑色封皮。非此版本,不知译者相同否。
评分2009
评分功力深厚
评分科学家的良心,真是太伟大了。
评分偶然机会买了这本小册子。回家一看是剧本,有点心虚,不记得自己以前曾完整地读过一个剧本。但这个剧本是例外。通过对话,作者把伽里略及其所处的时空表现的栩栩如生,读者宛若身入其镜,在400年后的今天,感觉当时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宗教与理性、权力与民众、科学与愚昧、真理与谎言之间的激烈交锋。剧中伽里略有句名言“谁不知真理,它只是个傻瓜。谁知真理,却把真理说成谎言,那他就是个罪犯。”古往今来,凡是权力都是罪犯,因为他们需要象教廷一样维护自己的权威。1633年伽里略被迫宣布放弃自己的研究,表面上他成了自己定义的“罪犯”,但他还是在半失明和被监禁的条件下,秘密完成了科学巨著《对话》。伽里略的望远镜的意义是不仅发现了地球是人的地球,而且还拆除了由谎言堆积成的天堂。如同电影《楚门世界》中那只刺破天穹的桅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