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1588——1679),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聪颖好学,15岁进入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到一个大贵族家任家庭教师。在欧洲大陆旅游多年,结识了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培根的秘书,深受培根思想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一度移居法国,克伦威尔执政时返回英国。他于1651年所著的《利维坦》一书,为之后所有的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奠定了根基。
《利维坦:论国家》是近代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圣经》中,利维坦(Leviathan)原指一种巨大的水生怪物,可称水族之王。传说,在上帝造人之后,人请求上帝:“上帝啊,我们太弱小了。请你再创造一个英雄吧,让他保护我们。”上帝说:“英雄在保护你们的同时,也会欺压你们,吃你们。”后来人们为了抵御各种外来的风险,自己创造了一个利维坦,创造了一个能让他们有归属感的庞然大物——政府。但政府这个利维坦有双面的性格。它由人组成,也由人来运作,因此也就具有了人性的那种半神半兽的品质,它在保护人的同时,又在吃人。所以,就有了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即“把利维坦关进笼子里”一说。
在这部著作中,霍布斯用“利维坦”来喻指国家,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
很惭愧我才看完这本震古烁今的政治哲学著作。作者托马斯 霍布斯生活在17世纪,出身贫寒,不过自幼聪颖好思考,去了一个大伯爵家当家庭教师,自此走入上流社会,与迄今仍然影响力很大的名流交往,这些人包括伽利略、培根、笛卡尔。他的一生是不断适应环境、力图生存的一生,曾在...
评分 评分今天翻了一下读书笔记,找到今年9月份的旧稿,时隔两个月后,读了些解读利维坦的文章和书籍,对本文越发不满意,尤其是最后一部分。现在删掉了一些文字,还有将近一万字,发出来给徐驭尧和刘晴过目一下,有时间重新写一篇。又:9月份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施特劳斯——当然现在也...
评分这次抗疫,引发全国以举国之力,众志成城,发挥了体制优势。看到武汉方舱病床上的小伙子,看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其实,想了解国家体制的起源,他应该看这本书-利维坦。 该书在本科时,是政治哲学必读书。但真正读懂,是在毕业以后。利维坦是圣经里的巨大怪物,作者霍布...
评分人的本性是利己,所谓的利他来自两个原因:一是,如果你的利己行为伤害了他人的利益,会遭到他人的打击,这会导致利己的失败,所以有时候为了达到利己的目的,必须利他;二是,一个人利己的能力有限,团结了更多人就有更大的力量来实现利己。 国家和保险公司的性质有点像。我们...
相比性善论和性恶论,“自然状态”观点更接近人性真实,极端情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如野兽间的弱肉强食。国家机器与社会契约,是为避免陷入丛林战争。这是霍布斯最闪耀的思想,但基督教国家的阐述,由于文化迥异和陈旧过时,可以略过。另老头学究气浓厚,加上不敢恭维的翻译水准,大部分枯燥乏味
评分从自然哲学开篇(理清了好多哲学概念),再用政治哲学论国家为主基调(以“利维坦”的形象将无政府状态下的自然人以不断变强的国家意志为总动机联合起来,形成国家的概念,是一种君主制的论证),最后论证了上帝的王国(通过对《圣经》的语言逻辑和奇迹的分析),构架了理想中的君主体制。还怼了经院哲学那种利用亚里士多德所构架的虚妄的哲学观,正能量满满。
评分鼎鼎大名,读起来却非常艰涩,犹如攀爬怪石嶙峋的山坡。总体感觉霍布斯还是有时代局限性,或者,他写此书也是为了给内战中迷茫的英国人寻找除了柏拉图《理想国》之外的更实际的政体。君权神授还是君权人受?霍布斯选择两者之间,所以人民既然交出了权力给君主,就得臣服于君,否则就是不义。这种过于简化的政体在当今已不存在(呃,是否还有那个某某国存在?)不过在当时还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
评分从自然哲学开篇(理清了好多哲学概念),再用政治哲学论国家为主基调(以“利维坦”的形象将无政府状态下的自然人以不断变强的国家意志为总动机联合起来,形成国家的概念,是一种君主制的论证),最后论证了上帝的王国(通过对《圣经》的语言逻辑和奇迹的分析),构架了理想中的君主体制。还怼了经院哲学那种利用亚里士多德所构架的虚妄的哲学观,正能量满满。
评分虽然是名著,但真的很难读。句子太长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