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游戏

玻璃球游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国]赫尔曼·黑塞
出品人:
页数:480
译者:张佩芬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4250
丛书系列:黑塞文集(精装)
图书标签:
  • 赫尔曼·黑塞 
  • 小说 
  • 德国 
  • 黑塞 
  • 德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哲学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小说的故事大意是: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成了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由于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上升,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是不可能为民众做出贡献的。于是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他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本书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作品从1931年写到1934年,几乎与希特勒上台到灭亡同步。作者的目标很明确:“一是构筑抗拒毒化以卫护我得以生存的精神空间,二是表达悖逆野蛮势力的精神思想”。十二载的苦心经营,作者几乎动用了一切文学手段:诗歌、格言、书信、传记、理论等等,在这部小说中可称应有尽有,而且各种题材在书中既打成一片又相对独立,如作为附录的三篇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信仰者的传记,貌视互不相关,却在本质上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密切呼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有的时候,人只能从书中看出自己。就像黑塞认为,智慧不能传授,唯有依靠个人自发经历觉醒。同样的,一本书再丰富再厚重,也许读完只记得一句话。只有这句话戳到痛处,和当下的思考、困扰相贴合。《玻璃球游戏》对于今天的我,也可以简化到一句话:敢于生活。它兀自在我耳畔生...  

评分

为什么东方人的文化和宗教精髓——诸如瑜珈的静坐,或易经阴阳、占卜卦爻在东方人自己的文字描述中显得如此苍白乏味,而通过西方人向往想象性的描述倒显得如此激动人心,令人迷醉。大约得益于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其观念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吧?中国古代人创造的种种类似...  

评分

题目完全不矛盾,毫无疑问,这是黑塞最杰出,最优秀,最能体现其个人思想的一本书了。黑塞在中国出过的作品我业已读完,因此也就借这本书的宝地来说说黑塞。关于黑塞,他似乎执着的在写两个主题,一个是无限的追求自我,一个是理想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冲突和相互妥协。无论是荒...  

评分

——读《玻璃球游戏》,一个摘要式的笔记   每次读黑塞,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渴望,像是被某种精神所感召,严肃、平静。   《玻璃球游戏》:并非倾心于黑塞笔下的大师们谦和温驯、宽厚正直的人格魅力,而是对那个虚幻式的“卡斯塔里”中所充溢的天性、顺从...  

评分

有的时候,人只能从书中看出自己。就像黑塞认为,智慧不能传授,唯有依靠个人自发经历觉醒。同样的,一本书再丰富再厚重,也许读完只记得一句话。只有这句话戳到痛处,和当下的思考、困扰相贴合。《玻璃球游戏》对于今天的我,也可以简化到一句话:敢于生活。它兀自在我耳畔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精英分子几千年挥之不去的噩梦:在世俗大地上如何过一种高贵的沉思生活?沉思生活与世俗生活隔绝,难免会形式化和僵硬化;但如果不与世俗生活远隔,又终难把纯粹的科学和艺术发展到极致。而精英分子发现的精言大义如何重新进入世俗生活?古代的哲学家和修行者认为要把真理遮蔽起来,对精英才能授之以隐微的道理,大众只能接受显白的教诲。想来中外成功的宗教无一不是这样。基督教有隐而不见的神秘主义者,亦有敞开的教堂安抚世人的苦痛。佛教同样有深奥的典籍和亲身的证悟,亦有香火不断的庙宇满足世人的渴求。如果只有前者,早因民众的恐惧而被掀翻,而有了后者,民众不仅愿意慷慨供养,某些程度还起了教化从善的功能。西方启蒙运动则只有后者,现代的平庸和拜物就是其严重后果。黑塞似乎想另寻出路,既保持纯粹的沉思,又教育人民。可惜未能一试。

评分

情节太慢,除了心理描写其他描写基本为零……没有读完。

评分

这是精英分子几千年挥之不去的噩梦:在世俗大地上如何过一种高贵的沉思生活?沉思生活与世俗生活隔绝,难免会形式化和僵硬化;但如果不与世俗生活远隔,又终难把纯粹的科学和艺术发展到极致。而精英分子发现的精言大义如何重新进入世俗生活?古代的哲学家和修行者认为要把真理遮蔽起来,对精英才能授之以隐微的道理,大众只能接受显白的教诲。想来中外成功的宗教无一不是这样。基督教有隐而不见的神秘主义者,亦有敞开的教堂安抚世人的苦痛。佛教同样有深奥的典籍和亲身的证悟,亦有香火不断的庙宇满足世人的渴求。如果只有前者,早因民众的恐惧而被掀翻,而有了后者,民众不仅愿意慷慨供养,某些程度还起了教化从善的功能。西方启蒙运动则只有后者,现代的平庸和拜物就是其严重后果。黑塞似乎想另寻出路,既保持纯粹的沉思,又教育人民。可惜未能一试。

评分

黑曼将自己整个思想凝结成的一本小说,基本算是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回答,关于精神世界的最高层,关于向内向外,投入还是隐居,人生的顿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似乎把一些脑中的线搭在一起,但似乎闪个光就掉线了,还得再读。

评分

黑塞的集大成之作。黑塞的理想与矛盾在本书展示得淋漓尽致。黑塞构建了一个超然的精神乌托邦,也昭示了这样对普世无用的组织的坍塌命运。读到了黑塞的博学与睿智,更读到了他胸怀天下的决然与一心向道的超然。比起入圣脱凡的悉达多和屈从命运的荒原狼,还是更喜欢这个虚怀若谷的克乃西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