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九○年八月逝世。历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华西、江南各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著有《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周公》、《墨子》、《中国文化史导论》、《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学私言》、《论语新解》、《庄子纂笺》、《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通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学论丛》、《双溪独语》、《晚学盲言》、《师友杂忆》等约六十种书。
《钱穆先生全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繁体竖排版)(新校本)》内容简介: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2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好书。 钱穆作为20世纪初自学成才中的代笔人物,对中国历史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又不失清代训诂学的精髓,提倡通过古代方法研究古代历史,与当时留学归来的李济、胡适、傅斯年等提倡的西方研究方法格格不入,才有了争议。其实回顾历史,这几乎是一次中国从古代迈进现代社...
评分宾四虽颇主宋学,然不废考辨,读书随札得三十五条,容有漏失,然皆见其小节不遗,议论精彩,可为通篇立论之助,后人循其轨迹,亦可加以邃密,或为修驳,然前贤筚路蓝缕之功,岂非彰彰然耶?列其考辨条目如下: 辨黄宗羲、陈确平生晤对,唯有一次,在康熙五年丙午。【页39-40】 ...
评分 评分儒家经学自秦火以后,经历上千年的积淀和打磨,诸家治学,注疏校正,增益补遗,至清代已大放光彩,其学术规模,蔚然大观。远有东汉大儒郑玄遍注群经,解释经义;近有宋明两朝,程朱释儒学为理学,讲求...
评分(刊于《人文学衡》第一辑,2019)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一個非常光輝的學術領域,梁啟超、胡適、錢穆都曾圍繞這個主題,做了各式各樣引人入勝的研究。這使我想起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歷史哲學論綱〉一文中,藉用了保羅・克利(Paul Klee)的一幅畫「新天使」(...
曾想过通读完同名两本学术史,写一篇长长的读书报告。拉扯了这么久,终于读完了。但最近,实在太累太累了,感觉我的身体在一点一点碎掉。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写吧。
评分钱穆全集第十九、二十卷,本卷收录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是钱穆三十年代在北大任教期间,所撰写的清代学术史的讲义。这部书一改晚清民国以来,将清代考据学等同于科学的看法,认为清代考据学首先是源自于宋明理学内部的发展逻辑,从虚入实的过渡。另一方面,清代考据学的水平高下,在于他们对于宋代理学接受的程度高下。这种以宋学来衡量清代考据学的立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不过,仔细考察钱穆这部学术史,对于清代考据学的探讨仍占据大部分,而关于义理的探讨,只是在针对考据学的批评,而不是真有所谓独立的立场和态度。钱穆特举出章学诚、龚自珍和陈澧作为其中的代表,在钱穆心目中陈澧的汉宋兼采论可能更加符合心意。最后一章,钱穆对于晚清的今文经廖平和康有为两位学者进行全方位的攻击,认为廖平的说法荒诞不经,康有为更是颠倒。
评分钱穆全集第十九、二十卷,本卷收录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这是钱穆三十年代在北大任教期间,所撰写的清代学术史的讲义。这部书一改晚清民国以来,将清代考据学等同于科学的看法,认为清代考据学首先是源自于宋明理学内部的发展逻辑,从虚入实的过渡。另一方面,清代考据学的水平高下,在于他们对于宋代理学接受的程度高下。这种以宋学来衡量清代考据学的立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不过,仔细考察钱穆这部学术史,对于清代考据学的探讨仍占据大部分,而关于义理的探讨,只是在针对考据学的批评,而不是真有所谓独立的立场和态度。钱穆特举出章学诚、龚自珍和陈澧作为其中的代表,在钱穆心目中陈澧的汉宋兼采论可能更加符合心意。最后一章,钱穆对于晚清的今文经廖平和康有为两位学者进行全方位的攻击,认为廖平的说法荒诞不经,康有为更是颠倒。
评分清儒學案的簡易本,主要是為學生入門的教材
评分桑兵:钱穆对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站在汉学家的立场叙述清代学术史,相当不满,遂撰写同名著作,力图证明清代汉宋并非壁垒森严,而是彼此互见。钱穆的本意不错,不以汉宋截然两分的眼光看清代学术,尤其是表明治学不应有门户之见,对于后学颇有启示引导作用,但于讲求清代学术的本事方面,则不免有抹杀汉宋分别之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