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梁实秋 散文 旅行/美食 随笔纪 中国文学 要读之意气用事 美食 中国
发表于2025-05-28
雅舍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实秋(1903―1987),20世纪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代宗师,给本世纪文坛留下了2000多万字沉甸甸的著译的文学大师.梁公散文自然、真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绚烂之极趋于平淡”;旁征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遴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随笔,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我们深信,只要抛弃偏见,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大师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笥之富和经泽之熏,走进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
老北京的民俗,尤其是吃令人向往!!!
评分雅舍系列
评分雅舍系列
评分想起来初中时候借完了图书馆的所有梁实秋的书,另外一个同学想要看问我要的时候还有点不舍得给她…感觉跟现在人粉小众乐队的时候不想让人家走红的心态是一样的 哈哈哈哈
评分梁实秋的文字比周作人的要流畅得多,大概更近于现在散文的语言。有的很喜欢,篇幅多不长,读来适意。有小细节,有时有做法。看得出梁实秋是真正喜欢“吃”的人,如他自己常说的“一膏馋吻”(不是贪吃,而是对饮食之味有向往),而周作人写吃的东西,往往很俭素,比如茶食,豆腐干和干丝之类的,写家乡的野菜,荠菜,紫云英,夏天的笋壳汤等等。周作人写自己喜欢日本的原因,也就在于它生活的简朴而方便,饮食的清淡洁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个人性格的不同吧。有些地方,可以看出梁先生果然是富贵人家生长的孩子,如对上层阶级和“平民食物”的区分,还有往往觉得饭桌上各自用筷子不卫生,应当备公筷什么的,当然也只是个人的好恶而已。
记得高晓松曾经算过,按照一个人活70年,大概在世20000天,每天三顿饭,一生也就只有60000顿可吃。抛出睡过没吃的早饭,减肥不能吃的晚饭,不知味的前十年后十年,能吃的也就不足40000顿。这这个算法醍醐灌顶, 让我更是不敢亏待自己的舌头和胃脘。 而梁老先生对于馋的释义更妙...
评分八月有桂,满城浮香,虽寓居城市,也可不时偶遇,撩云之气从公园、路边花池或者某个院落飘溢而出,不见花枝、只闻异香。不禁想起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之中讲到,桂花煮栗子正是路边小店的无上佳品。 饮食是生活之大“要”,隋代《食经》、宋代《食珍录》、元代《饮...
评分最近馋得很,连着看了一些说吃的文字,先后有《味觉森林》、《2个人的意大利》、《雅舍谈吃》、《中国吃》等,真是各有各的味道。两位北派的老先生——梁实秋、唐鲁孙,资格虽然老,却未必盖过后起之秀。私心里十分佩服“森林的火焰”小小年纪便大嚼了《红楼梦》,博知老道不...
评分大概一周前,室友买回了一个全自动电饭煲,晚上放入米和水,定时,早上起床就可以喝粥了。可是,很难吃!粥一点都不粘稠,几乎就是熟饭粒熟豆子加清水的组合,所以还是宁愿早起40分钟,用大锅和普通电饭锅熬上一锅粘稠的粥。 现代人工作紧张,在生活琐事上就贪图快和便捷,我...
评分最近馋得很,连着看了一些说吃的文字,先后有《味觉森林》、《2个人的意大利》、《雅舍谈吃》、《中国吃》等,真是各有各的味道。两位北派的老先生——梁实秋、唐鲁孙,资格虽然老,却未必盖过后起之秀。私心里十分佩服“森林的火焰”小小年纪便大嚼了《红楼梦》,博知老道不...
雅舍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