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徐賁 文化研究 文化批評 文化 文學理論 社會 學術 八十年代
发表于2025-01-23
文化批評往何處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文化批評基於獨立的思想和判斷。它是知識分子介入社會事務和公共政治的公民行為;它剖析、評價與“共同的善”相關的政治文化、社會觀念和群體價值,難免會觸及“不方便”的政治敏感議題。1990年代的“文化討論”撤離瞭1980年代業已形成的政治敏感議題,喪失瞭文化批評的公共政治鋒芒,變成一種精緻而無目的的遊戲,陷入瞭無所適從的睏境。
叩問“文化批評往何處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評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堅持知識分子的思想批判傳統。這樣的文化批評是未來中國公民社會發展和憲政民主建設所必不可少的。
徐賁 1950年齣生於蘇州,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係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嚮後現代和後殖民》、《文化批評往何處去》、《知識分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全球正義和公民認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間:群眾社會的兩張麵孔》、《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並編有《復歸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親徐乾生的迴憶文集)。
這是我看的徐賁寫的第三本書瞭,先前抱怨他寫的《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晦澀,在附錄中接受采訪時,徐賁說齣這是“隱微寫作”。通過解讀彆人的作品,讓彆人說齣自己想說而說不得的話。 書中強調文化批評的對抗性,對現代性、後現代、後殖民批評進行瞭論述。結閤中國現實,對本土知識分子、新國學進行瞭批評。可以引發一些思考和醒悟。
評分後殖民後現代的抵抗性移植到中國當代後極權情境後,應該看到造成壓迫的主體首先並非第一世界,在這樣的前提下知識分子的身份、策略、使命,均指嚮建設公民社會和憲政民主。介紹性的評論始終有些“拿來”他人的話語作嫁衣的感覺,細究其論述應該有許多可商榷的地方。可是十五年的諸多字句都能直接與當下對接,讓人好不傷感。
評分徐賁的第二本書。“隱微寫作”,勝在深刻解讀,理論雖多卻不顯枯燥。結閤中國現實,高度理性、平和、洗練。
評分清醒。平和。理性。
評分寫於90年代,卻絲毫未過時。理論多但抓得精準,適閤讀者自己結閤實例腦補。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是一个加速现代化、世俗化的过程,社会核心话语变成了商业立场,一切话语都要靠金钱来衡量,一切逻辑都需用利益来阐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30多年都是值得记忆的,因为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的物质会变得这样丰富,但也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精神会面...
評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是一个加速现代化、世俗化的过程,社会核心话语变成了商业立场,一切话语都要靠金钱来衡量,一切逻辑都需用利益来阐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30多年都是值得记忆的,因为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的物质会变得这样丰富,但也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精神会面...
評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是一个加速现代化、世俗化的过程,社会核心话语变成了商业立场,一切话语都要靠金钱来衡量,一切逻辑都需用利益来阐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30多年都是值得记忆的,因为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的物质会变得这样丰富,但也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精神会面...
評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是一个加速现代化、世俗化的过程,社会核心话语变成了商业立场,一切话语都要靠金钱来衡量,一切逻辑都需用利益来阐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30多年都是值得记忆的,因为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的物质会变得这样丰富,但也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精神会面...
評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是一个加速现代化、世俗化的过程,社会核心话语变成了商业立场,一切话语都要靠金钱来衡量,一切逻辑都需用利益来阐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30多年都是值得记忆的,因为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的物质会变得这样丰富,但也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精神会面...
文化批評往何處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