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电影 李洋 电影理论 文化 大旗虎皮 文化史 电影书 文艺理论
发表于2025-02-22
迷影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如果你热爱电影,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伟大的知音,他们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梅里爱、让•雷诺阿、路易•德吕克、安东尼奥尼、安德烈•巴赞、乔治•萨杜尔、亨利•朗格卢瓦、特吕弗……他们曾改写了电影史,并非因为他们在特定时代担负了某个身份,更因为他们对电影有着共同的热爱和痴迷,这独特的热爱和痴迷就是“迷影”(cinéphilie)。
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有诗歌、歌剧和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唯一。电影包容一切——他们的确做到这一点,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迷影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电影的热爱、信仰和忠诚,如果没有对电影的爱,就没有电影的历史。
本书作者根据旅法多年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述了“迷影”如何改变了电影和电影文化的历史,从1895年电影的诞生到传奇杂志《电影手册》,从因痴迷电影而破产的乔治•梅里爱到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与萨特的论战,从1950年代的“作者论”到1968年的“朗格卢瓦事件”……作者从“迷影情结”衍生的理论话语和美学话语角度触发,对“上镜头理论”、“摄影机笔论”、“作者论”等电影理论史上诸多重要话题的话语背景进行了清理,文笔生动又不失严谨,是电影爱好者、电影专业学生不可多得的必读佳作。
李洋,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欧盟大学协会(Erasmus mundus)客座研究员,《看电影》杂志、《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译有《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莱昂内往事》,2006年以“大旗虎皮”的网名创办中文电影百科网站。
李洋老师用激情顺畅的语言描述着历史上迷影者的激情,读下来痛快极了,自己的电影神经也被挑拨的异常兴奋。不过从书写角度来说,称之为“法国”迷影文化史更为恰当。
评分长见识了,转!不转不是电影人。
评分国内确实太缺法国批评界的介绍,而法国影评界又是足以做好多篇博士论文的领域。因此,此书从拓展视野,选题上看,功劳极大。但是写作方式,或因对象是杂志观众,过于主题先行,笔调有矫作托大之嫌。
评分果然都是法国史...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If cinephilia is dead, then movies are dead too." 谢谢小飞
评分仿佛在看公众号
近日终于把大旗虎皮老师的力作——《迷影文化史》通读完了,受益匪浅。本书的写作质量很高,光是序言部分就已经很惹人眼球了,戴锦华与舒琪(非舒淇,本名叶健行,现为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为之作序,大旗老师忒有面子了。 所谓迷影,可以说是一种对电影...
评分题目起大了。『法国迷影文化史』还差不多。 切入点很特别,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在想会不会有点牵强,看完了觉得这些不同领域的人物确实都是因为迷影而联系起来的。 达内的那一章和我的知识面相距甚远,看着费劲。 要不是因为法国人对于理论,思辨,定义的热爱,我也很难想到其他...
评分痴迷,推动发展。说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电影史,但是 一,每一种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科技的发展都是由一些痴人推动的,感觉是拿出来一个茄子告诉所有人,“看啊,这是茄子!” 二,除了第五篇是讲安东尼奥尼的,而且还不忘记和特吕弗比较,都是讲法国。那既然如此,何必要用...
评分虎皮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华语影评人—虽然他自己曾公开否认“影评人”这个头衔。他的文章中具有视野开拓、沉着精准的理性分析,又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澎湃而深邃的激情,这样的奇妙结合是少见的。阅读他的文章时,我常常透过文字去体会和揣测作者的创作动机,一如读《迷影文化史》的...
评分迷影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