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他人之痛苦

旁觀他人之痛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蘇珊.桑塔格

1933年1月1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市。難以被歸類的傑出寫作者,不僅是一名小說家、哲學家、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也是電影導演、劇作家與製片。影響遍及各領域,與西蒙.波娃、漢娜.鄂蘭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三位女性知識分子,而有「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封號。她每發表一本著作都成為了一件文化盛事。代表作品包括:1966年出版的《反詮釋》即成為大學校院經典,令她名噪一時。1977年的《論攝影》獲得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至今仍為攝影理論聖經。1978年的《疾病的隱喻》肇於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被女性國家書會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世界的女性著述」之一。2000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為她贏得美國國家書卷獎。桑塔格一生獲獎無數,1996年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院院士,2001年獲得耶路撒冷獎,表彰其終身的文學成就,2003年再獲頒德國圖書交易會和平獎。雖然她已於2004年12月28日離世,但她提出的問題仍敲打著讀者的心靈,世界也從未停止對她的思考與懷念。桑塔格基金會:http://www.susansontag.com/index.shtml

出版者:麥田出版社
作者:Sontag, Susan
出品人:
页数:175
译者:陳耀成
出版时间:2004-10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1736396
丛书系列:桑塔格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苏珊·桑塔格 
  • 攝影 
  • 评论 
  • 摄影 
  • Susan_Sontag 
  • 旁观他人之痛苦 
  • 藝術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照片上的美國人,頭頂或身後的樹上吊著赤裸的黑人男人或女人的殘肢,他們對鏡露齒微笑。這些私刑的照片是一項集體行動的紀念品,這項行動的參與者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絕對正確無誤。」

――蘇珊.桑塔格,〈旁觀他人受刑求〉

《旁觀他人之痛苦》是一本討論戰爭和攝影倫理的文集,是桑塔格在一九七七年的《論攝影》一書之後,隔了二十六年出版另一本探究攝影的專著。

英文書名中的Regarding一詞同時具有「有關」、「觀看」的意思,本書翻譯為「旁觀」,意指在這個影像氾濫成災的現代社會,是否令人傾向於「袖手旁觀」,正是本書的提問。

桑塔格點明,「通過攝影這媒體,現代生活提供了無數機會讓人去旁觀去利用─―他人的痛苦」,本書不斷地追問:

充斥在生活中的戰爭影像,究竟是「記錄了」戰爭的原貌,還是「建構了」災難的神話?究竟是激起我們對暴力的深惡痛絕,還是磨平我們出自良心的正義感?

旁觀他人之痛苦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邪淫趣味?究竟是要我們對生命中不能挽回的傷痛感同身受,還是讓我們變得麻木不仁?

面對這些苦難,我們即使心生同情,是否仍舊消費了他人的痛苦?本書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

這雖然是一本談論攝影的書,但是卻沒有任何照片,桑塔格認為,照片不能作出「戰爭是地獄」、「這場戰爭全無必要」的說明。她強調,這是文字要去做的工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他人的痛苦。 本书的台湾译名是《旁观他人之痛苦》。在别人正在遭受种种惨无人道、暗无天日、悲苦不幸、生离死别的痛苦时,我们所做的不过是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按下电脑,点击IE,一边看着俊男靓女惹火的商业广告,一边游览被诠释的所谓新闻影...  

评分

我們沒有資格批評法國人所擅長的誇飾,Susan Sontag是對的,但Jean Baudrillard也是對的。 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認同(甚至是體現)Susan Sontag在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裡,近乎悲憤地指出,戰場上的槍林彈雨要比某些理論家(尤其法國)所謂的超真實;所謂的影像即是真...  

评分

我並沒很愛這本書,某些行文用詞,令我想到了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很言簡義駭的內容。 奇怪的是,台灣人評論這本書、閱讀這本書的數量居然超越了對岸的同胞好幾千倍,莫非,大家都是學術控或文青控嗎?對於桑塔格的觀點,跟我以前在AI當義工翻譯內容的感想是一樣的:無法...  

评分

桑塔格以一种严肃又审慎的态度向我们陈述关于他人的痛苦。我没有机会去记录他人的痛苦,但却学会记录生活的常态,以及他人的美。 布勒东说,“如果美不令人颤栗,就不是美了。”按照这条标准,从我目前拍出的片子来看,能让我颤栗的,只有一人,而且我想,以后再没有人能超越...  

评分

这句佛语其实到今天才明白其真正含义,因为身边一个皈依朋友的点拨,这个淡定境界离凡夫俗子很远,反观来,我们就无法忽略了“他人的痛苦”,桑塔格照样不行,毕竟非贤非圣,她是个女人。 是什么使我们与痛苦的世界保持着那么一丝亲密的关系?归结于那些照片?有些冤枉,但那...  

用户评价

评分

良心之作。

评分

"媒体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人是影像,但对于那些在当中身受其害的人却是最迫切的现实" "The weight of words, the shock of photos."

评分

“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项邀请:去注意、反省、学习和检查建制当局如何自圆其说地解释灾难缘由的文饰辞令。”

评分

巫鸿语:「在我看来她是“九一一”以后唯一敢于挺身而出谈论“他人痛苦”的美国作家。因此虽然这些书和我的研究有着直接关系,但它们不属于“资料”——因为它们所具有的对阅读的持续吸引力,也因为我在自己的一些写作中常以这些著者为假想读者。」

评分

Sontag是我最欣赏的女权主义批评家之一。纠正了她自己在77年《论摄影》里的一些观观点,非常欣赏她对于Virginia Woolf和战争的分析。我想我最欣赏的女权主义者应该是Sontag这样的(而不是波伏娃这种或者Woolf那样),优雅、尖锐、坦诚、硬朗,我们在旁观别人的痛苦的时候的心态究竟为何?还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一种porn?这真是个令人尴尬的灵魂拷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