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人生分数
·前导篇·
智美兼备
开场白
第I部 演讲录
一、教育革命先革废
二、教育基要言思品
第Ⅱ部 答问录
一、足及其他
二、真及其他
三、理及其他
结束语
·养心篇·
金刚照与浪漫禅——杀“闷思维”
概引:真实与超拔
一、正眼观鬼
二、哀乐人生
三、福慧双全
第I部 金刚照
小引:强中之强
一、长大容易长成难
二、羊群泡沫孱
三、有情无情浮世绘
四、酸甜苦辣咸
第Ⅱ部 浪漫禅
小引:脱中之脱
一、真假浪漫
二、脱物羁累
三、脱俗套累
四、脱身名累
总结:心铭四句
一、我也不是好东西
二、不知足值不快乐
三、不快乐白不快乐
四、不快乐就不快乐
·运思篇·
脑壳忌变皮蛋壳——“杀闷”思维
前言:思考游戏
第I部 玩批判
引语:子矛子盾与善妙重复
一、洗双刃
二、拍混饨
三、耍相公
统括:赋能进路Vs反智赖潮
一、缺乏真理诚劲
二、反智四赖招
总结:理性克反智
第Ⅱ部 玩创意
引语:一字记之日变
一、变形乐
二、变长乐
三、变短乐
尾声:供人享用的使命至此完成
跋:人生战场?
后记:三步一回旋
·附录《哲道行者》前后·
明报出版社选辑
一鳞半爪
思方学
李天命的新书
《哲道行者》使人醒
唐君毅与天命
哲人的感慨
李天命武当伤足再悟天命
序言
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常谈》)其实文化是比实用更深刻的东西,它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文化的力量。这就是说,它使你在获得物质的满足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充实和提升。
有些人认为,经典作品是小众的读物,是曲高和寡的。就科学范畴而言,这个观点不无道理;但就人文范畴而言,这个观点不能苟同。
在文学方面,我国的《诗经》本来就是曲高和“众”的;被视为西洋诗经的《伊利亚特》及《奥德赛》亦是曲高和“众”的;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的诗词也是曲高和“众”的;而小说经典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更是广受欢迎的作品。
至于哲理方面,远的不说,近在咫尺的,我想到的是李天命先生,他的思想性著作,横看比起许多流行小说更风行,竖看则长期广受爱戴,是“曲高和‘众”的典型。《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迄今已印了57个版次,他的近著和新作亦全都雄踞畅销书榜,①好评、口碑不绝如缕,蔚为一朵破空而出的文化奇葩。
李天命作品激起巨大的反响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其说是文化的现象,不如说是文化的力量。
文摘
李天命:王启义教授、叶锦明教授、各位女士、各位嘉宾:
各位看到我走起来有些蹒跚,那是因为今年8月在旅行时跌伤了双脚,现在已经好多了,骨裂差不多愈合了。照医生说,大概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其实现在已经行动自如(将手杖搁在一旁),不过动作有些不自然就是了。
在座不少朋友都曾经在其他场合听过我演讲。我作演讲时,从来不会怯场。但今天除了双脚不妥之外,我的心脏也有些不适。早上去了法国医院看医生,大概是心跳频率不正常,跳得快了些。医生开了药,现在带在身上。虽然思想上知道没有什么值得担心,但生理作用令心跳加快,好像怯场那样。这就令我知道别人怯场是怎么一回事了。(众大笑)
刚才王教授已经提到,我今天所讲的主题是教育改革。…在我心目中,教育的宗旨是提供人生的装备。成功的教育能有效地提供人生的装备,同时令人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人生。反之,失败的教育不能有效地提供人生的装备,同时令人在学习过程中浪费人生。
我从小到大所见到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浪费。稍后我会解释为什么这样说。以下分两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概括地谈谈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蓝图,并指出在这个总蓝图中,哪些我认为是最基要的项目;第二部分对这些项目作一些简要的提点。各位在问答环节可以就所讲的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问其他任何问题。我懂得答便答,不懂得答便告诉你不懂得答,我不怕难为情的。
Dr.Yip(叶教授),我如果要跟隔壁演讲厅的朋友们打个招呼,该向哪里示意呢?(叶教授指向现场演讲厅后方的镜头,李先生向着镜头挥手)嗨,隔壁的朋友们好!(众笑,鼓掌)一、教育革命先革废(A)教育总系统
先说说理想的教育蓝图,或称系统图。我看整个教育系统涵盖三个大类:第一是语文类,第二是通识类,第三类可称为精专类。
语文类和通识类是教育的主要部分,精专类则是教育的深进部分。今天所讲的重点在主要部分。深进部分可以是对主要部分之中的任何一门学科作精专的研习,也可以是对不属于主要部分的任何一门学科(例如会计学)作精专的研习。这并不是说会计学不重要,它十分重要,但它不属于主要部分。以下要谈的是教育的主要部分。
语文类又可分为三种:第一,基本语文;第二,第二语文;第三,数学语文。
第一语文或基本语文指的是我们所属的社会中最通行、平日最常用的语言,是我们在睡梦中、在讲粗话时会使用的那种语言。至于第二语文,对于一般香港学生来说,英文就是第二语文。第三种是数学语文。大家都听过“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这个说法吧。读物理的可以不读生物,读化学的可以不读天文,但读理科的都要读数学。为什么?就是因为数学是科学的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将数学归人语文类。按香港社会而论,我所说的语文类就是:中、英、数。
再看通识类,通识类也可分为三种:第一,基本通识;第二,人文通识;第三,科学通识。
基本通识是人人都需要学的基本功。且不管“事实上”学校有没有这一科,我注重的是“道理上”它是必需的。至于这幅我认为在道理上站得住脚的教育蓝图如何落实,或如何由现实出发一步步引向理想蓝图,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问答环节再讨论。
什么是这里所说的基本通识呢?基本通识就是思考方法和人生修养。一直以来,我主要讲授思方学(思考方法学),…进而讲述天人学(宇宙人生观)。天人学涉及的境界高,不大适宜在“通识课程”这个层次上讲。依我看来,基本通识只需包含思考方法和通常所说的人生修养就已经是最适当的了。
现在说明一下为什么将第一语文、思考方法和人生修养视为最基要的。
大家不妨以这个判准作参考:用来形容“不懂X”的词语是否含有(或含有多少)贬义。例如,很多成功人士都不懂数学,乐于自称“数学盲”而不怎么含有贬义。其他如“科盲”、“会计盲”等等,皆如是。不懂得记账就找会计师,不懂得工程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不懂得听和说母语,不懂得所处的那个社会的通用语言,那就等于既聋又哑;如果不懂得读和写,那就叫做“文盲”。一个人不懂医学,有病时可以去看医生而不必自己来医;但如果不懂得思考,就叫做“蠢”。一个人品格差劣,以致做人失败,我们会说他“活该”。
由此可见,第一语文、思考方法和人生修养有根基重要性。这并不意味着轻视其他的科目,其他科目可以具有非根基的重要性:专业重要性。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