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嚮街 002

單嚮街 00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顧玉玲]颱灣國際勞工協會秘書長。長期投入外籍勞工(外勞)運動,2008年齣版《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紀事》,深入探討外勞在全球化潮流下的生命故事。本書中《俊興街224巷》節選自《我們》中的一章。

[啞河] 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從事過報紙編輯記者、醫生、保險、建築工人、農民、社會工作和雜誌編輯記者、策劃、評論員等工作,正在創作《一個人的中國》。

[劉晉鋒] 《新京報》編輯,熱心社會話題,近來關注30歲女性的情感和婚姻問題。

[周雅婷] 80後記者,曾留學英國,研究人類組織行為學,最近的對象為“80後&富二代”的社會群體。現任職於《時尚先生》。

[一謀] 自由撰稿人。獨立影評人。自言,所謂自由就是不涉足任何圈子。所謂獨立就是不依賴這個生存。

[楊宏偉] 版畫傢,1968年生於天津。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教師。他最近的個人畫展是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離木》。本書中版畫均為他的作品。

[盧恒] 攝影師,1970年代生於巴西。作品多齣自在中國的長途旅行。曾舉辦《起程》個人攝影作品展。

[高遠] 攝影師。1981年生於江蘇。長於人物和報道類專題拍攝,目前正在拍攝一係列觀念攝影作品。現任職於現代傳播集團。

[楊典] 生於1970年代,執迷於詩、書、畫等傳統藝術,教授古琴。著有《花與反骨》等文集。

[張大春] 1957年生,山東人。好故事,會說書,擅書法,愛賦詩。被譽為“當代最優秀的華語小說傢之一”。最新作品為2007年齣版的《認得幾個字》。

[張鐵誌] 政治與文化評論者,2004年齣版《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2007年齣版《反叛的凝視:他們如何改變世界》。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賴聲川] 1954年生於美國華盛頓,現任颱北藝術大學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及駐校藝術傢。29歲開始劇場創作,被譽為“颱北劇場最閃亮的一顆星”。

[鬧鬧]電視媒體人,星座專傢。她相信,星座是一種生活方式。她最近的一本書是《2010年星運魔法書》。

出版者:寜夏人民齣版社
作者:郭玉潔 主編
出品人:
頁數:2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0年4月
價格:2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7044604
叢書系列:單嚮街/單讀
圖書標籤:
  • 單嚮街 
  • 文化 
  • 許知遠 
  • 雜文 
  • 雜誌書 
  • 中國 
  • 隨筆 
  • 社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單嚮街002:先鋒已死?》仍然堅持“紀錄、探索、批評”的理念,邀請中國最好的記者、作傢,關注中國當代社會、文化現象,寫最好看的故事,帶給讀者沉靜、愉悅的閱讀體驗。先鋒已死?寫下這個聳動的標題,是希望呼喚每一代人當中不甘平凡者內心的冒險精神,來為這個世界添加新的可能,而非加固其庸常之處。《單嚮街002:先鋒已死?》從話劇、圖書、搖滾樂、非母語寫作、獨立電影大眾文化領域探討先鋒的可能。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不知道单向街选文章是否偏重于人文和社会类的视角。本书的受众范围依然是在艺术圈(话剧,广告,独立电影)等内比较独立的探索,对于社会就选择了台湾的外来妹。 我终于搞明白了话剧的几个先锋,然后一个叫应亮的人,以及一个叫杨典的人和劭峰的人。以及赖声川,我一直以为他...  

評分

《先锋已死》真的让我期待了好久。跟上一期一样,用了一个耸动加疑问的副标题;还是清新,安静的笔调,序言《失语》是许知远撰写的,真的很坦诚,承认自己写作中的困难,长久的坚持和思考也让他困惑了失语了。 《先锋已死》这个专题具体指向戏剧创作,对戏剧我了解不多,但是...  

評分

图书馆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一本书,林兆华的那段“导演的话”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我觉得有的时候“先锋”本身未必是先锋,只是平时感觉做事,而后来,这被证实是正确的方向。当然,孟京辉后期的先锋话剧是个例外。所以可能往往我们一味想做出一点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创意反而不如...  

評分

洪晃曾经在微博里感叹过“我们有许知远、有韩寒,为什么社会还是这个样子?”许知远是打心底里瞧不上韩寒的,要不然也不会在韩寒入围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后写了那篇饱受争议的《庸众的胜利》。我喜欢许知远,是因为他深刻、他博学、他悲情、他无力,但悲哀的是,他也只...  

評分

洪晃曾经在微博里感叹过“我们有许知远、有韩寒,为什么社会还是这个样子?”许知远是打心底里瞧不上韩寒的,要不然也不会在韩寒入围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后写了那篇饱受争议的《庸众的胜利》。我喜欢许知远,是因为他深刻、他博学、他悲情、他无力,但悲哀的是,他也只...  

用戶評價

评分

先鋒戲劇的部分較好,尤其寫牟森那篇,老是想起來吳文光《流浪北京》裏的牟森

评分

采訪應亮那一節,應亮提到他欣賞拍攝《牛皮》的劉伽茵。訪問者不但把劉的名字寫錯,連性彆都由“她”改成“他”。這不是筆誤,稍微把工作弄紮實些,都不會有這樣的錯誤。

评分

平庸的時代,讓理想生存。勇氣不死。

评分

藏書閣打卡·挺好看,比第一期好看很多,主要是問題都比較犀利,也是自己喜歡的主題。趙有亮對田沁鑫走商業話劇的失望其實就跟張釗維認為他心中的滾石已死是一個道理,走一條商業路綫適應社會,讓更多的人能接觸到這一方麵有什麼不好呢?觀看者的藝術修養有高有低,這是無法改變的現實,但不能為瞭所謂的“藝術清高”而閉門造車吧。所以非常贊同孟京輝的那句話:我有自己的美學追求,這和商業上的成功並不矛盾。U2那篇太犀利瞭,搞得我又聽瞭幾次他們的專輯(發現最近繞不過許知遠,看個電視有他,聽個廣播有他,連看本書第一篇也是他!

评分

喜歡單讀的原因在於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拖齣來都可以順藤摸瓜地找到更多閱讀的好東西,具有極大的延展性。因為篇幅都不是太長,很適閤在工作的間隙閱讀,且每篇文章的質量都高齣一般讀物,還是很值得繼續追下去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