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簡介】
奧拉夫·B. 拉德(Olaf B. Rader),德國曆史學傢,1961年生,曾在洪堡大學學習曆史學和檔案學,1991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巴登-巴登的西南德廣播電視颱任製片人,1992年起在柏林-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日耳曼曆史文獻處任助理研究員,又任洪堡大學編外講師,教授文化史,其著作有《墳墓與統治》等。
號稱“世界奇跡”的傳奇皇帝,
“世界帝王”的最後光輝
【編輯推薦】
很少有君主像腓特烈二世這樣,身上被貼瞭各種標簽。他就像戲劇人物,在曆史舞颱上輪換著各種麵具。
他是“阿普利亞的男孩”,因為他來自西西裏,幼年多災多難。他是詩人,自己寫詩,資助西西裏的詩人群體。他是鷹隼愛好者,喜愛研究鳥類,熱衷馴隼狩獵。他是風流情種,有很多情人。他是“救贖者”,因為他參加十字軍,與埃及蘇丹談判,兵不血刃拿下聖城耶路撒冷。他又是“敵基督”,因為他行為放蕩,寬容異教,與教宗爭權。他是“暴君”,因為他對待敵人殘酷無情,給帝國帶來西西裏的專製作風。
在豐富生動的曆史細節的基礎上,本書作者論證腓特烈二世的統治是建立“世界皇權”的最後一次嘗試。腓特烈死後,神聖羅馬帝國走嚮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變成瞭特殊的政治遺産,腓特烈成瞭一個模範君主符號,寄托瞭後人重塑德意誌國傢的理想。
【內容簡介】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是傳奇的帝王,本書展現瞭他復雜多麵的一生。他生於西西裏,先為西西裏國王,後成為德意誌國王,進而登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位。他頗有統治手腕,重視法律,頒行《梅爾菲憲章》;經營建設西西裏的堡壘防禦網絡,參加十字軍戰爭;與蘇丹談判,兵不血刃拿下耶路撒冷。他多纔多藝,愛好文學,資助西西裏詩人群體;喜好研究鳥類,熱衷馴隼狩獵。
在這些曆史細節的基礎上,本書論述瞭腓特烈二世的統治是建立“世界皇權”的最後一次嘗試。他死後,雖然神聖羅馬帝國走嚮分裂,但世界帝王的理念變成瞭特殊的政治遺産,影響瞭之後的德意誌。
【媒體推薦】
這本書非常刺激,講述也令人愉悅;精挑細選、巧妙注釋的插圖讓本書增色。拉德由此優雅地完成瞭為腓特烈作傳的艱巨任務。——約翰內斯·弗裏德,《時代周報》
在這本迷人的書中,通過理解、思考和令人難忘地審視一切,拉德讓讀者成為共謀者,一起搜尋(施陶芬人)腓特烈二世的身份綫索。這有一種類似於偵探小說的吸引力。——沃爾夫拉姆·許特,《輝煌與苦難》雜誌
拉德描繪的“世界奇跡”腓特烈的形象,有很多驚人的方麵,令人著迷。最重要的是,這個形象非常生動,作者描繪時保持著尊敬而不敬畏的距離。——剋裏斯蒂安·約斯特曼,《南德意誌報》
拉德設法用多彩的方式將一個古老的時代拉近到讀者麵前。——吉納維芙·呂捨爾,《新蘇黎世報》
腓特烈二世(1194.12.26—1250.12.13),霍亨斯陶芬王朝复辟后唯一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11.22.—1250.12.13.在位)。 或许再难有任何一位帝王能够像腓特烈二世这样身上背负着无数标签行走于世间。 他幼年命途多舛,性格复杂多变,他强硬却多情,激进且诗意,纵观他的一生...
評分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将腓特烈视为最伟大的君主与世界奇迹,但是在欧洲却有着众多的崇拜者与簇拥者。他的一生的充满了传奇色彩与神奇的戏剧般的帝王生涯。 从公元前的历史关于西西里的争夺与统治就变成了这片土地上恒久不衰的苦难史。腓特烈二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王室家庭,自幼便接...
評分腓特烈二世(1194.12.26—1250.12.13),霍亨斯陶芬王朝复辟后唯一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11.22.—1250.12.13.在位)。 或许再难有任何一位帝王能够像腓特烈二世这样身上背负着无数标签行走于世间。 他幼年命途多舛,性格复杂多变,他强硬却多情,激进且诗意,纵观他的一生...
評分腓特烈二世(1194.12.26—1250.12.13),霍亨斯陶芬王朝复辟后唯一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20.11.22.—1250.12.13.在位)。 或许再难有任何一位帝王能够像腓特烈二世这样身上背负着无数标签行走于世间。 他幼年命途多舛,性格复杂多变,他强硬却多情,激进且诗意,纵观他的一生...
評分围绕着耶路撒冷,2000多年来一直在爆发血腥而又惨烈的战争,彷佛这座城市对任何政治外交手段免疫,只能靠血与铁来争夺。而本书却为读者介绍了在历史上就有一位皇帝-腓特烈二世却以谈判的手段收复了耶路撒冷,而且他还是一位多重面孔的暴君。 腓特烈二世有点像刘邦,为了扳倒一...
西方曆史上有好幾位腓特烈二世,最為著名的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第三位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其次則是霍亨斯陶芬王朝復闢後唯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有“王座上第一個近代人”“世界奇跡”之稱的腓特烈二世。《最後的世界帝王》講述的是後一位腓特烈二世,既是一部聚焦這位君主的優秀傳記,又是一部精彩的曆史佳作,它講述瞭腓特烈二世的成長經曆和統治生涯,也敘述瞭他在皇帝之外的情人、詩人、馴隼人等多個麵嚮,呈現瞭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人,一個復雜多變的人。而且,本書還重點講述瞭這位“最後的世界帝王”統閤各方、建立“世界皇權”的最後嘗試。這又是一部可以閉眼入但又讓我們開眼看世界的汗青堂係列新書,實在是愛死這個係列瞭!
评分西方曆史上有好幾位腓特烈二世,最為著名的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第三位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其次則是霍亨斯陶芬王朝復闢後唯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有“王座上第一個近代人”“世界奇跡”之稱的腓特烈二世。《最後的世界帝王》講述的是後一位腓特烈二世,既是一部聚焦這位君主的優秀傳記,又是一部精彩的曆史佳作,它講述瞭腓特烈二世的成長經曆和統治生涯,也敘述瞭他在皇帝之外的情人、詩人、馴隼人等多個麵嚮,呈現瞭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人,一個復雜多變的人。而且,本書還重點講述瞭這位“最後的世界帝王”統閤各方、建立“世界皇權”的最後嘗試。這又是一部可以閉眼入但又讓我們開眼看世界的汗青堂係列新書,實在是愛死這個係列瞭!
评分腓特烈二世有點像劉邦,為瞭扳倒一個強大的對手(奧托四世、項羽),同樣開齣瞭一個自己不想兌現的承諾,完成目的之後的結局卻有所不同,劉邦又花瞭很多年把當年承諾的對象一一消滅,腓特烈二世隻能被教宗糾纏一生,沒有能夠完成和解,落下“暴君”的稱號。書中最迷惑的一段就是腓特烈二世齣人意料的兵不血刃得到耶路撒冷,卡米勒蘇丹匪夷所思的讓齣耶路撒冷。
评分穿越曆史的層層迷霧,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對腓特烈二世多一些瞭解,也感覺深入地瞭解他所處的那個古老的時代。 腓特烈二世是一個有纔能的人,他的一生並非順順利利,而是常常需要麵對各方麵的壓力,但他有自己的應對方式。 西濛・濛蒂菲奧裏在一本書中寫道,“腓特烈已成為歐洲有權勢的君主一他後來成瞭赫赫有名的腓特烈二世,世界的奇纔一一而且他一切都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們也能在較為客觀的曆史真相麵前,對腓特烈二世有更加客觀的評價。總的來說,這位羅馬帝國的皇帝,讓人驚奇。
评分作者嘗試透過互相矛盾的、帶有個人意誌的曆史文獻記錄來觀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從法令詔書文書、熱衷建築城堡網絡、軍事徵戰、統治風格、與教宗的利益衝突、詩歌文化、熱愛馴隼、婚姻情人等角度,講述瞭腓特烈二世的綜閤曆史形象。 曆史上對於腓特烈二世的評價反差很大,總體上來說,腓特烈二世是一個實用主義的君主和軍事統帥,懂得利用一定的策略和手段爭取和鞏固自己的利益,深知自己的實力也能量力而行。 作者從南部視角來看待腓特烈二世的統治和當時的秩序,從血緣上他是德意誌人,而從社會關係上他是意大利人,他的統治結構存在著意大利南部地區和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的巨大差異,而他的軍事活動、利益關注重點也都偏重南部,以西西裏地區為中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