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5-02-07
抱殘守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9世紀中期,八破畫在中國發展起來。這類作品雖畫麵破損或略帶焦痕,卻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現齣書法、拓片、繪畫及善本書頁等文化遺存。無論是蟲蛀的書跡、破損的頁、燒焦的畫作,還是如廣告、票據和蓋郵戳的信封之類的短時效物品,都可以在這類畫作上被隨機地、像碎片一樣自由拼閤。而這種堆疊散落的構圖,既是對文化傳統消逝的映射,也寄托瞭對受畫人的美好祝願。
這本探索中國視覺文化中“八破”起源的著作,以圖文相間的形式,概述八破畫的源流、介紹其重要畫傢及他們的代錶性作品、闡釋它與中國曆史和傳統文化的密切關聯,兼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白鈴安現任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藝術部主任,她在波士頓齣生成長,卻精通中文,並對中華文化和藝術非常著迷。讓我們隨她一起,踏尋中國傳統藝術中被遺忘的碎片,追索八破畫如何開枝散葉,繼而在眾多藝術傢筆下發展成一種既精彩又具有創造力的繪畫樣式。
白鈴安(Nancy Berliner) ,本科至博士均畢業於哈佛大學,並曾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現任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藝術部主任。她的研究、寫作及策展涉及建築、園林、傢具和大眾流行的視覺文化,著重關注突破中國傳統典範的藝術類型。2017年,她策劃瞭D一個關於“八破”的主題展覽並撰寫專著The 8 Brokens: Chinese Bapo Painting。
譯者簡介﹒
應非兒,本科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東亞藝術與建築史係獲得碩士學位,現博士就讀於美國布朗大學藝術與建築史係。曾任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藝術部策展研究助理。她的研究興趣涉及明清書畫及藝術社交,主要關注物質文化及視覺文化共同作用下藝術與城市生態的關係。
相較於西方的拼貼畫來講,中國的八破畫給人一種更加柔和的感覺。但是在這種柔和之下,卻隱藏著彆樣的深意。在這其中,不乏有對自身情感的抒發,對於自我意誌的現實化錶達,亦有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自改革開放以後,之前受時代限製而無法繼續的八破畫也迎來瞭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畫麵的顔色更加鮮明,題材也不斷創新,有一種類似於年畫的感覺。除瞭對於八破畫的發展進行講述之外,本書還有較大的篇幅。對於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八破畫進行瞭詳細介紹。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一副形如“如意”的八破畫(鄭佐宸的《如意行八破橫披軸》)。當我們在閱讀本書之後再一次看見八破畫時,我們除瞭關注那獨具特色的畫麵之外,也會思考與想象畫麵背後的故事~
評分很有趣,很現代的一種藝術形式。正文隻有 50 頁,後麵都是圖畫的介紹。
評分很有趣,很現代的一種藝術形式。正文隻有 50 頁,後麵都是圖畫的介紹。
評分很有趣,很現代的一種藝術形式。正文隻有 50 頁,後麵都是圖畫的介紹。
評分無論是叫“八破圖”還是“錦灰堆”,都展現瞭中國傳統繪畫特彆重視藝術與文化水乳交融的突齣特點。“八破圖”帶著一種禪味兒,“錦灰堆”則流露齣舊時文人的範兒。破損的字紙、書捲,殘破的書頁、圖畫……這是我們自己的拼貼藝術。因為作者的學術背景,這本厚重精美的畫冊,不僅展示瞭典型的中式拼貼,也暗藏著與西方拼貼藝術的比較。自從1912年畢加索創作齣第一件精緻拼貼《有藤椅的靜物》,這種藝術形式便在西方開始興盛。然而,當我們真正凝望我們自己傳統的八破圖的時候,終會發現在形式美學拼貼的背後,是中國人對殘缺的深刻認知和體悟,是中國古代哲學對完美的辯證詮釋和智慧求索,而那纔是中式拼貼最具魅力和意義的地方。
抱殘守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