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與東亞世界

漢文與東亞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金文京,1952年齣生於日本東京,韓國籍。曾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現任日本中國學會理事長。研究中國古典戲麯、小說。近年來也關心東亞漢字文化圈交流史。主要著作有《三國誌演義的世界》(商務印書館,2010)、《三國誌的世界》(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4)等。閤編《邯鄲夢記校注》(上海古籍齣版社,2004)、《三國誌演義古版匯集》(國傢圖書館齣版社,2010)。憑藉《漢文與東亞世界》(岩波書店,2010)獲得2011年角川財團學藝賞。

出版者:
作者:[韓] 金文京
出品人:新經典·琥珀
頁數:224
译者:
出版時間:2022-10
價格: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77327
叢書系列:岩波新書精選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 編輯推薦

★比較文化學典範之作,講述超越國境的漢字旅程,一本填補知識空白的漢文入門導讀

日語為何混雜漢字?韓劇中為何齣現漢文書簡?漢文是超越時空的書寫,正因如此,纔能夠成為東亞的共通語言。本書以漢文訓讀為綫索,透過漢字,看到不一樣的東亞世界。

★大傢小書,京都大學教授、日本著名學者金文京親自用中文重寫

在日韓國人,專攻中國古典文學,精通中日韓三國語言,作者金文京從獨特的東亞全局視角齣發,試圖重新建立漢字文化圈的坐標體係。中文版由作者本人翻譯,且針對中文讀者情況改寫,並增補學界最新成果。

★角川學藝賞獲奬作品,北大陳平原、清華劉曉峰、宋念申聯袂推薦

跨越國界和領域,因為有語言和知識的界限,不是誰都能做到的。金文京先生的《漢文與東亞世界》輕鬆實現瞭這一跨越,提齣瞭驚人的假說,堪稱比較文化學的典範。……正是訓讀創造瞭東亞文化,這項研究正是規模宏大的比較文化論的成功範例。

——角川財團學藝賞評委、明治大學教授 鹿島茂

本書詳細介紹瞭從古到今在東亞漢字有過怎樣復雜的讀法。學習瞭這些有關漢字的知識,你會理解作者為什麼主張“東亞漢文文化圈”。這是一本藉漢字讀法審視東亞各國的語言觀和世界觀,進而審視東亞內部復雜性的好書。

——清華大學教授 劉曉峰

簡明的題材和曉暢的語言背後,有著對曆史、文化、國族、區域深切的關懷。藉此所揭示的東亞世界的現代睏境,更超越瞭話題本身。

——清華大學教授、《發現東亞》作者 宋念申

★“岩波新書精選”第12本,收官壓軸之作。新經典·岩波新書精選:輕盈、優美、有深度

輕盈——小而緊湊,大多十萬字左右,通俗易懂,節奏輕快

優美——題材廣泛,可讀性強,文筆優美,內容翔實

深度——對曆史、時事做深度解讀,引發思考

已齣書目:《過勞時代》《格差社會》《京都》《江戶時代》《日本的誕生》《日本的漢字》《日本的神話》《日本文化關鍵詞》《逆說美國的民主》《近代朝鮮與日本》《古代中國的文明觀》

◎ 內容簡介

過去,盡管語言不同,東亞各國的商賈使節,一言不發,僅憑一紙一筆,亦可通過漢文“筆談”,傳情達意、雋語妙言。如此奇景,隻因東亞各國曾在曆史上共享過相似文化,而漢字恰是其中的精髓所在。盡管東亞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國卻有不同的精彩生發。因此,漢字文化圈背後的東亞世界實則各有韆鞦、復雜多元。

以訓讀解漢字,以漢文喻東亞。精通中日韓三國語言的在日韓籍學者金文京,自古暨今,通過追溯漢文流變之曆史、辨析各國漢文之異同,以訓讀為切入口,深度剖析瞭一個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東亞世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古代中国人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知识,也许好比现在的美国人对东亚的了解。 据说,美国好多人都分不出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差别,对地理位置的印象模糊不清,甚至有人误会朝鲜、韩国、日本都讲中文。 唐代诗人钱起有《送陆珽侍御使新罗》诗、也有《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  

評分

古代中国人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知识,也许好比现在的美国人对东亚的了解。 据说,美国好多人都分不出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差别,对地理位置的印象模糊不清,甚至有人误会朝鲜、韩国、日本都讲中文。 唐代诗人钱起有《送陆珽侍御使新罗》诗、也有《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  

評分

評分

評分

在世界文化的认知之中。有着一个“汉字文化圈”,也就是共同使用汉字的几个国家的统称,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那么在这一个“汉字文化圈”之中,对于彼此的认知,对于相关文化的思考又是怎样的呢? 在我们中国人的认知之中,汉字文化圈肯定是以中国为主体。其他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內容純粹是“訓讀”與東亞世界…..不得不說作者學識確實淵博,比較的視角也著實令人驚嘆。前麵介紹漢文訓讀的舉例簡直太友好。雖然書裏沒注,但一些觀點還是看到其他京大人文研學者的影響,比如吉川。作者談朝鮮古代的仏經訓讀時,認為它可能影響到日本,且在高麗藏中發現有訓讀的痕跡,這就很有意思。很早之前翻『版經東漸』就感覺這批從對馬島渡日的版經相當重要,或許裏麵也有?我不知研究現狀如何。

评分

原來“學識何如觀點書”這句話放在訓讀中依舊通用……這書稱得上形簡而神豐瞭。作者視野曠闊且對訓讀這一概念的處理非常靈活,著作不大的篇幅中囊括瞭很多新知。我原先很機械地把訓讀理解成“輔助漢文閱讀的符號體係”,讀完纔逐漸意識到它的本質是理解外語的思維方式,成體係的訓讀可能已經衰退,但“無意識的訓讀”永遠存在且會被每個二語習得者所調動。這個問題在沒有現代語言學概念的時代非常復雜,基本就是各種語言體係中語音、文字、語法在口語、書麵語兩個係統中的反復拆開重組,包裹在各種思想體係中很容易變得混沌、神秘;藉助現代語言學概念個要素間的關係就逐漸變得清晰、可解,也像一種有趣的思維遊戲。通過訓讀現象對文學風格進行分析部分很微妙也很有啓發,似乎藉助訓讀的思維,可以更敏銳地感知不同地區漢文寫作中有氣質差異的部分。

评分

日本學者提齣瞭“漢字文化圈”的概念,而曆史上東亞國傢也確實存在這個以漢字為紐帶的文化圈,但其實大部分我國人對此的理解都是膚淺片麵的“同文同種”,而對我們的亞洲鄰居的文化認知是遠遠不及鄰居們對我們文化的認知的,此書很有價值就在於給普通國人補短闆。金文京指齣,漢字之所以能成為東亞曆史上的通行文字,關鍵在於通過訓讀把漢字變成符閤各自文化的獨特語言習慣,纔能廣泛使用、閱讀,而我們其實對此知之甚少,針對訓讀這種東亞(主要是日韓)獨有的文化現象,此書則用瞭超過一半的篇幅分析訓讀的起源、原理、流變,從而讓我們明白瞭漢字這種跨越語種可能性的根本原因。

评分

中文版漢文訓讀領域的一本重要入門佳作。不過從「新書」改成一般曆史科普書物難度很大,一開始作者還可以稍微用淺顯的日常生活例子來輔助閱讀,到瞭後麵卻依然迴歸到瞭日版的路子。如果沒有一定的語言學、文獻學或曆史學的知識,讀起來仍然很有睏難。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第二部分介紹何為訓讀時,中文橫排和漢語(簡體中文)字體或許反而會給初步學習和理解漢學訓讀的讀者帶來「障礙」。盡管內容上與日版相比,作者已經刪改瞭很多,但要讓漢文訓讀深入中國讀者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期待更多相關作品的齣現和引進,讓更多讀者瞭解這一小眾、冷門的研究領域。

评分

原來“學識何如觀點書”這句話放在訓讀中依舊通用……這書稱得上形簡而神豐瞭。作者視野曠闊且對訓讀這一概念的處理非常靈活,著作不大的篇幅中囊括瞭很多新知。我原先很機械地把訓讀理解成“輔助漢文閱讀的符號體係”,讀完纔逐漸意識到它的本質是理解外語的思維方式,成體係的訓讀可能已經衰退,但“無意識的訓讀”永遠存在且會被每個二語習得者所調動。這個問題在沒有現代語言學概念的時代非常復雜,基本就是各種語言體係中語音、文字、語法在口語、書麵語兩個係統中的反復拆開重組,包裹在各種思想體係中很容易變得混沌、神秘;藉助現代語言學概念個要素間的關係就逐漸變得清晰、可解,也像一種有趣的思維遊戲。通過訓讀現象對文學風格進行分析部分很微妙也很有啓發,似乎藉助訓讀的思維,可以更敏銳地感知不同地區漢文寫作中有氣質差異的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