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长安

弃长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明扬

作家,历史写作者,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近二十年,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纸上谈兵》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最想穿越的时代是盛唐,为盛唐诗人门下走狗。

出版者:
作者:张明扬
出品人:天喜文化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2
价格:68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55660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1.新锐历史作者张明扬作品,多位名家倾情推荐

张明扬作为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专业书评媒体,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二十余年,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纸上谈兵》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本书也得到虞云国、许纪霖、刘擎、张宏杰、周濂、郭建龙倾情推荐。

2.注重史实与细节,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

作者着重笔墨于安史之乱中几位关键人物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之上,提炼出与之相应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词,合理延展,补充史书叙述中的空白,于细节中展现大时代丕变中个体的挣扎与选择,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3.通俗历史读物,轻松好读

书中依托史实,抛开对全局历史的叙述,着重描绘安史之乱中人物群像,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作者秉持严肃的历史态度,用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把刀光剑影中的山河破碎化作数幕场景展现,不似冷硬的历史作品,倒更像是一部文学创作,令人开了头便要读完方休。同名有声书也在喜马拉雅同步上架,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4.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

随书附赠手绘长安城坊图,略窥盛世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的辉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盛唐的花在同一个人的时代里开败。 有太多的书喜欢写安史之乱:跌宕起伏的世事、诗人与将相在文学和史书上浓墨重彩的无奈、杨贵妃与马嵬坡的凄美故事、绝境中力挽狂澜的奇迹。 看下来真让人生气。几十年的太平天子与留名史册的自负追求,让李隆基失去了纳谏的谦虚与动力,好大...  

评分

评分

杨国忠真得是靠杨玉环裙带关系上位的吗? 贤相张九龄被罢相,真是李林甫的恶意中伤吗? 作为杨玉环干儿子的安禄山真想反吗? 马嵬驿之变,杨国忠被杀,杨玉环处缢真是因为禁军的兵变吗? 太子是一开始就决定不跟李隆基入蜀地吗? 李隆基好不容易回到长安当上太上皇不问事事,太...  

评分

非常好哭的一本书 说安史之乱,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是“宛转蛾眉马前死”,但其实真实的历史,比那段爱情悲剧复杂得多,也残酷得多。 作者共情能力非常强,文笔绝佳,靠着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带你回到那个动荡又血腥的年代,上至帝王下至布衣,每一个人都身不由己的在那场战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在本书中,作者张明扬围绕公元756年长安的沦陷,浓墨重彩地为我们描绘了整个安史之乱中,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在灾难和混乱中遭遇的命运和作出的抉择。处于这个悲剧旋涡中央的,无疑是唐玄宗李隆基。长安的沦陷,直接是他催促哥舒翰出兵潼关、收复洛阳的决策失误所导致。在他看来,收复洛阳无疑带有紧迫的政治和经济双重考量,既能迅速挽回自己的政治威望,也能解决都城长安的物资供应紧张。长安的丢失,不仅意味着本来已经处于下风的安史叛军绝处逢生,获得了与大唐继续分庭抗礼的宝贵资源和时间,也意味着唐王朝中枢权力结构的震荡。长安虽然在沦陷后不到两年就被收复,但藩镇割据、中央衰微的局面已经奠定。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安,在当时人心中,是唐王朝繁荣与安定的代表符号,而它在这次大变乱之后,则一去不返。

评分

通俗历史读完物,一探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

评分

弃长安:大唐群星陨落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都在长安的攻守之间,命运的轨迹在政治强大的引力下变换轨迹。

评分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捩点,也标志着中古时代逐渐开始转入内向。安史之乱的发生既有偶然性因素,也有必然因素,说其偶然,安禄山被杨国忠逼反虽然不尽成立,但是被逼提前造反的可能性还是成立的,唐代素有出将入相的传统,安禄山虽然目不知书,但夙愿就是入朝为相,杨国忠从中作梗未能如愿。如果不是杨国忠一再相逼,安禄山很有可能会选择在玄宗身后再行发难,就连一向让乱臣贼子畏司马温公在《资治通鉴》也不得不承认“(禄山)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 言其必然,李唐皇室出自鲜卑混血,于民族观念持开放之态度,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选贤任能不拘一格,从开国乃至亡国边将多用异族,甚至连最终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光弼也是契丹人,外重内轻之势不变,则哥舒翰、高仙芝皆可为禄山。

评分

应该多给这类作品一些鼓励。 书中引用了许多唐诗,我突然发现,已经记不清上次背诵唐诗是啥时候了,以前能全文背诵的《长恨歌》也想不起来几句了。终于还是越来越无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